|
|
李子:古典诗词不应用普通话念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19:40 新浪博客
![]() 李子:古典诗词的押韵跟普通话不是一个体系,所以说用普通话念起来你觉得它不押韵。 精彩语录: 古典诗词的押韵跟普通话不是一个体系,所以说用普通话念起来你觉得它不押韵。 每一种文体都有独特的规范,对于文体的尊重,就是对于传统的一种尊重,对于老祖宗的尊重。 回应关于网络诗歌“无平仄,不押韵”的质疑 主持人:好的,我们再来看一下下面一个问题。有位网友说,听说有些人在峰会上面,新老学者诗人在诗词的评价上产生了一些争议,有人说是不是鸡同鸭讲,有一些媒体也发表了,说峰会诗词是无平仄、不押韵,两位怎么看呢? 李子:确实是有媒体报道网络诗词没有平仄,不押韵,基本上是一种贬义的看法。实际上我认为就是说,因为他们总认为网络属于快餐文化,属于不入流的东西,所以说他们就有这种先入为主的臆想在里面,我仔细看了那个报道,这里面是这样的,关于不押韵的问题,这里面有一首词: 获奖作品军持《生查子》,请编导调出来。 主持人:在编导调出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再问一下 徐晋如:其实刚才,我已经强调过,网络诗词,和2000年时网络文学的概念不一样,当时的网络文学概念,而我觉得网络诗词是精英化的写作,使得一些水平低的人由于网络的壁垒,一个技术壁垒,从而保证网络的精英性,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网络诗词相对于《中华诗词》有了更强的精英意识,也有更加纯粹的文学性。 主持人:好,待会儿评价这首诗词。还有一位网友说请两位评价一下实验体,在这一次的峰会上面也提到了实验体,不知道两位怎么评价呢? 徐晋如:我觉得实验体的本质受到了后现代主义影响的新诗,是在后现代意识形态之下写的格律体的新诗。 主持人:现在在我们的文字实录上已经出来了《生查子》了,请李老师念一下。 李子:这是我们一个获奖作者军持先生的一首词。忽在暮山西,忽在朝山北。平生韩子卢,气息能盈尺。 我血沸如喷,我足沉逾石。余瞥半青天,野花正摇赤。 我念这个尾字的时候没有完全按照普通话念,如果按照普通话念你们就发现这个诗不押韵,北和尺就不押韵,这个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说古典诗词的押韵跟普通话不是一个体系,所以说用普通话念起来你觉得它不押韵。 主持人:用什么话念才押韵呢? 李子:古代有它的韵书,符合韵书的字它才认为是押韵的,但是这个在我们现在读起来,你可能就觉得不押韵了,这个可能是,我想这个可能是一些媒体认为诗不押韵或者是,就是指责的一个原因。 主持人:徐老师您怎么看呢? 徐晋如:对,我认为是这样的。 用普通话写诗词是对传统的不尊重 主持人:因为我们现在包括可能是,我从读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没有听说过不用普通话念诗词这么一说,那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样能把这种想法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呢? 徐晋如:我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在大学里面开设了诗词写作课,并且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书,我就特别强调了,其实从古代一直到,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前,都没有过这种所谓的声韵改革的说法,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才说要用普通话来念诗,那么我们举个例子,清代的大诗人纳兰性德,他是一个北方人,他的话里面,就是跟今天北京人说话没有两样,只有一个区别,但是和现在的老北京说话差不多。北京话里是没有入声的,可是纳兰性德作为一个北方人,写诗完全是平上去入的四声,古人自己念不出来。我觉得要求声韵改革,这是文化专制主义。 主持人:您觉得这是文化专制主义。那可能有网友就说您说的才是文化专制主义,我们凭什么不能用普通话写诗。 徐晋如:普通话可以写新诗。每一种文体都有独特的规范,对于文体的尊重,就是对于传统的一种尊重,对于老祖宗的尊重。就像我的好朋友夏双刃就说,好比人家姓王姓得好好的,你姓李的偏偏要改名姓王。还硬要说自己是姓王。成了复姓。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