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晋如:中文系应把诗词写作列为必修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19:40 新浪博客
徐晋如:
徐晋如:中国的学问从文学上来讲一直是创造学,除了创造学就没有所谓的鉴赏学。

    精彩语录:

    从文学上来讲诗词一直是创作学,只有创作学,而没有所谓的鉴赏学,每一个学者研究诗词和文学,自己都要会创作。在民国的时候,所有的大学生中文系诗词写作一定是必修的,如果一个人学不会诗词的写作,就不能毕业

    真正的学问不是从教科书里面得来的,一定要读原典,自己思考,自己去揣摩甚至于实践,这样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学问

    徐晋如:网络诗词代表了当代诗词发展的最高水平

  主持人:我想请问一下徐老师,您觉得现在网络诗词的水平如何,我们知道李子也是网络诗人的代表,咱们一起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徐晋如: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位专家在我之前都已经提出来过,这就是安徽社会科学院著名的学者刘梦芙先生,去年829号,我和他一起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了第二届国际旧体文学研讨会,在这个研讨会上他就发表了一篇论文,谈了一下近20年以来中青年诗词发展的一种概况。他认为传统的庙堂的老干部写的所谓的诗词,让我们所有人都觉得羞愧的,这样写的东西能叫诗吗?我们觉得很羞愧的这些东西,给我们诗词造成了影响,但是近二十年以来,由于中青年成为诗词的中坚力量,导致了诗词有了新的面貌,在前10年主要以《海岳风华集》诗人为主,《海岳风华集》是一本选集,选了当时非常优秀的诗人,第一个十年,是以它为主导的文学阶段,从近10年以来,他认为主要是网络诗词,而这个网络诗词他把我,把李子评为当代网络诗词的八大家之一。我个人认为网络诗词代表了当代诗词发展的最高水平。为什么这么说?对于具体原因,有很多人见解跟我不一样,但是大家对于这个结论是一样的。有人认为说,因为网络诗词使得诗词更加普及,使得大家更容易发表,而我恰恰认为,是由于网络最早产生的时候,那些老干部,那些写得很差的人,他们对于新技术缺乏一种掌握的能力,他们不能够上网,从而形成了技术壁垒,导致只有水平比较高的人才能上网,导致了网络诗词的巅峰期。 

  网友(“我是小熊”):徐晋如说大学生要多读原典,我非常同意,我在您的博客上也是看到,您呼吁大学中文系增设一些诗词写作课,我不知道您是处于什么样的想法去考虑的呢?

  徐晋如:中国的学术发展到现在走进了一条绝路,从胡适走来就是一条绝路,胡适提倡整理国故,就是拿西方的观念意识去研究中国的学问,这条路走绝了。中国人要研究中国的学问,你要潜下心来对于古人有同情之了解。其实从古代到民国的时候,中国的学问一直是,从文学上来讲一直是创作学, 只有创作学,而没有所谓的鉴赏学,每一个学者研究诗词也好,研究文学也好,自己都要会创作,在民国的时候,所有的大学生中文系诗词写作一定是必修的,如果一个人学不会诗词的写作,就不能毕业,一直到现在,台湾和香港的大学都是这样,甚至于我们最近刚刚看到香港的中学,尽管没有诗词必修课,但是有很多学生都很有兴趣,而且写得非常好,香港每年举办全港学界诗词大赛,获奖者分大学组和中学组,学生的作品都是写得非常非常好,开设诗词的写作,那么就不会让学生学了四年文学史,出去以后什么都不知道。我记得我当年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总是考第一名的学生,在考试前问我刘克庄的诗集是什么,我说是《后村诗集》,他又问,“后村,是哪两个字?”我当时就崩溃了。我的老师,台湾的著名学者龚鹏程先生就说陈水扁之所以很烂,就是因为从小到大他考试都考第一,就是因为他只懂得教书,教科书就是敲门砖,真正的学问不是从教科书里面得来的,一定要读原典,自己思考,自己去揣摩甚至于实践,这样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学问

  主持人:不仅是中文系的学生,大学无论哪个系都应该学一点古典诗词。我也想问一下李子,刚才李子也介绍过了他是一位白领,您觉得从您的角度来说,您平时会去潜心研究这些古诗词吗?

  李子:因为我是一位诗词的写作者,我肯定要看古诗词的。

    网络诗词最大的毛病是民粹诗

  主持人:我们再问一下徐老师,现在我们看到网络给当代诗歌确实带来了不少的变化,您觉得互联网究竟给这些诗歌诗词生长点在哪儿呢?

  徐晋如:这个问题很宏大,我觉得网络诗词给予当代诗词的一个最大的冲击就在于,它创造了一种精英的创作,他们基本上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都是读过非常多的书,而在传统的中华诗词学会系统这样的作者,是不允许。它是排斥精英的,我们的眼光是要向上的,我们追求的是说这个诗要有新变,我们的诗要有一些新的创造,我们要能够容纳更深的抒情,而不是说一些很浅的,每个人都明白,这不是什么好诗真正的好诗让你读了以后有一种触动,而这一点在网络诗词上可以说基本做到了,但是网络诗词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什么呢?有一些民粹诗,这一点在近几年以来越来越严重。

  主持人:徐老师,刚才你说到这一点,李子刚才也说了,这一次的峰会提出从庙堂走到江湖,刚才您又说了我们应该向上看,不断的加深诗词的深度,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更加是难度了,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呢?

  徐晋如:其实庙堂和精英其实是两回事,比如说我们看李白,他是一个很江湖的一个人,但是他是一个精英,而李林甫是庙堂的人,但他绝对不是精英。

    什么才是诗词真正的美感

  网友(“水浒老大”):网络成为一个跳板,走向成功的出名的一个媒介,在这种浮躁的风气当中,网络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他说请问一下如何评价看客眼中较好又集文学意义上真正美感上的差距?我不知道两位有什么样的见解。

  徐晋如:谢谢李子把话筒让给我,是这样我赞成我的好朋友军持先生的一番话,我认为他是当代词写得最好的一位先生,不关心别人怎么看,我相信历史上所有的大诗人他们在写的时候也这么看,写诗就是为了写给自己,为自己的生命感动,同时有一些同道感动,我个人倾向于追求一种真正的美感,而这种美感其实古人说得很清楚,就是四个字,芳馨悱恻。

  李子:真正网络上面叫好的诗不一定是好诗,网络上面这些很多著名的诗并不是因为写了一首被别人叫好的诗,而是因为他长期的在坚持写作,而且在坚持的过程中是有很多不同的评价,骂名也好,诋毁都是很多的,网络诗人是在这种暴风雨中成长起来的,并不是在一片叫好声当中成长起来的。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