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楠:地震灾难让更多人内心变得柔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12:48 新浪博客
陈晓楠:
陈晓楠:我自己觉得我们通过做这些节目,让我们能够变得更鲜活,内心更丰满。

    精彩语录:

    他们的人生不是三两天就可以恢复的,我们还会继续拍大家如何跨越这场灾难活下去,这对我们来讲可能是一个长期的主题,未必再回忆地震恐怖的时刻,可能忠实地记录他们如何从零开始,很多人生活被打回到零了,生活就剩下一个人了,他们如何从零的生活开始生活下去。

    五年来《冷暖人生》让我的内心更丰满

  主持人:这种收获和要求是一开始就有的呢?还是经过长期工作打磨觉悟出来的?

  陈晓楠:凤凰的节目有一个特点,它一般来讲不大给你局限于你应该走什么样的风格,比如《冷暖人生》,在最初我们的摸索,直到现在是我们渐渐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是这样的,我们对人的体验是这样的,我们想表达的东西是这样的,我们渐渐走到一起。我自己在这个过程里也渐渐地在感知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想表达什么。所以,它应该是和我们本身做人的风格是契合的,包括我们叙述的思维方式是契合的,是一脉相承的,因为这就是你,所以你想做这个节目,你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是体现在这几个人身上的,是通过他们来表达的,这是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察。

  因为不是别人给你界定的,所以它会更自然一点,是我们更热衷去做的一档事情。它应该是在慢慢积累起来的一种感觉,慢慢成熟起来的一种感觉。

  主持人:这个节目也做了五年了,做了五年,我不知道这五年做下来,你现在的感想是什么样的?当你看到《冷暖人生》五岁了以后,慢慢成长起来有什么感觉?

  陈晓楠:我觉得我和我的摄制组,每一个人都会觉得我们的内心更丰满了,真的更丰满了,我觉得一个人内心的丰满是有赖于你对这个世界更深的思考、更多的观察、更多的、更立体的一种体验。我们记录了这么多人生,他们的人生就组成了这个时代特别好的像我们说的“清明上河图”,一个一个生命截图成大的标本里,你看到这个时代是什么样子,这些人的心理状态、心灵状态、精神状态是什么样子。我们通过这些很感性的东西,感知了我们周遭的世界。我自己觉得我们通过做这些节目,让我们能够变得更鲜活,内心更丰满。

    《冷暖人生》用真实收获了更多感动

  网友:什么原因让陈晓楠做节目总能收获到这么多感动和震撼?

  网友:除了感动观众以外,还想通过节目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

  陈晓楠:其实我们做的节目里有很多也是争议人物,或者有一些也是大人物,有一些是小人物。总之我觉得做任何的人,只要你把它当成是一个很平等视角的人,你拿出自己最真实的态度来,也需要他有一个真实的态度。就在我们选取人里,惟一的标准,惟一不做的人可能是不说实话的人。他说的东西可能我们不同意,没有关系,但是他有自省面对自己,他出现在我们镜头前是真实,真实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所以想带给大家的首先是真实,你周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大家深度的所思所想是什么,你通过这个节目,通过个体生命的感受和他的所思所想,你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你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这是我首先想做的。

  其次,可能我们更偏好一点还是需要在悠悠碌碌和所有人忙忙碌碌纷繁复杂的生活当中寻找一点能够激活人的内心、直达人心灵的一些东西,我们还是很需要这些东西。有些人问我这次地震大灾难是不是让中国人哭了很多,他说他使得我们很多人的内心突然一下子柔软起来,你会觉得你跟所有人本来距离很远,你和一个素不相识人的内心都一下子拉近的感觉。物理距离也许没有改变,但心里距离一定是改变的。我希望我的节目能经常起到这样一种感觉,哪怕你在某一个深夜突然看到某一期节目,你一下子觉得你好像心里被点了一下,或者被撞击了一下。如果时常受到这样的撞击,我们的内心就会有弹性,更加丰满,不会是很坚硬的一块。我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对生命的观察,我们自己要寻找一些超越我们物质生活所谓人性光辉的东西、光芒的东西。当然也有一些现实的东西,我们也要去表现,但需要表现的是一些真实的东西。

  主持人:这个职业也是一种责任。

  陈晓楠:作为我们这个职业必须有一份责任感,因为你占据了这个话筒,占据了这个主播台或者占据了你的摄像机,你所带给大家的东西势必是有价值,不能带回去一堆垃圾。有没有价值,观众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你既然干这个,如果没有责任感或者是没有内心的良知,我觉得带回去的是一堆垃圾。

  主持人:哭完就算了,笑完就算了。

  陈晓楠:对。

    聆听和质疑都是记者应该把握的技巧

  主持人:说到这儿,其实有很多问题都来不及问了,因为我们现在提问的网友也很多,想要跟陈晓楠交流的网友都非常多。

  刚才我也特别有一个问题,即使受访者不说,你会默默聆听他的想法。

  陈晓楠:我会追问,因为在做一个采访之前,我首先我觉得感性的东西不用准备,因为很多都是随机的,你和一个人聊天的自然状态肯定不是事先设计好,但是理性的东西我会事先梳理一下,因为有些关键的东西,我一定会提前梳理一下,因为你替周围的人问,你不能顺着这个边走。但我会把握一个分寸,不会让他觉得这是我的观点。因为我没有权力有这个观点,我的权力和责任是说有人是这样质疑你,你应如何回答,我是传递这样质疑的人,但我必须把它传递得非常准确和到位,而且一步一步进展下去。对一个人来讲反问不是坏事,当他如果做了一件事情让别人不是特别理解,你用反问可以让他更多更明白地说明自己,有时人不知道如何说明自己。

  主持人:他需要人质疑一下。

  陈晓楠:但是这种质疑不是强横蛮横的质疑,问一下你是怎么想的,现在有人这么说,你是怎么想的。问一定是要问,但不要居高临下,不要自认为自己很高明问,只是很平和,确实有这个问题存在,你是怎么想。当一个人被这些问题追着梳理自己的思路,能够说得很清楚,反而有利于大家理解他,有时他说清楚,反而是大家更能理解他。

    陈晓楠谈灾区采访感悟

  主持人:这是好记者、好主持人的素质。今天节目也接近尾声了,这里是新浪网上大讲堂。最后想问陈晓楠的问题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生生死死,看到这么多灾民之后,可能还没有来得及自己的思绪,就要开始接下去的工作和下面的节目,今天能不能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考,谈一谈灾区归来之后最大的感慨、收获和感悟是什么?

  陈晓楠:我们其实制作了一系列的节目,其中有《陈坚的最后79小时》,是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所直击到的东西。所听到的东西是我们的第二部《北川中学》,是深度内心的挖掘,这是我们听到的。第三部我们播出了《广场一夜》,是我们感受到的东西,我们也成为被疏散的人群,用我们的摄像机,包括主持人在人群里面的流动和探访,身在其中的一些体验,告诉大家我们感受到的一些东西是什么,我们在广场上记录下来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妇幼医院在简陋的帐篷里接生婴儿的场面,使我们也燃起了对这个世界更多的失望,在你向那么多逝去生命告别的时候也迎来了一些新生,或者他们是某些生命的重生。第四部我们还会继续推出一些寻亲,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的寻亲的故事。人的感情的寄托,究竟能使人做出什么不可思议神奇的事情,走几天几夜寻找某一个亲人,很多这样故事的片段,我们也会渐渐推出。我们所看到、听到、感受到、观察到的这些东西,希望它能够全方位反映在这个大灾难中人真实的面孔和人真实的命运,以及人真正的心理状态。希望我们记录下来的这个东西,以后我们再回看的时候,能够让我们更深、更生动或者更全面了解这场灾难,到底着落在我们这数万同胞身上究竟是什么样子,而他们又是如何应对这场灾难的。

  我们还会继续把这些报道做下去,因为他们的人生不是三两天就可以恢复的,而且即便是他们继续走上未来人生的路,他们也是带着这沉重的之前的生活的这些回忆、负担。但是这又需要人的勇气了,我们还会继续拍,大家如何跨越这场灾难活下去,这对我们来讲可能是一个长期的主题,未必再回忆地震恐怖的时刻,可能忠实地记住他们如何从零开始,很多人生活被打回到零了,生活就剩下一个人了,他们如何从零的生活开始生活下去。

  主持人:看来你对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好的规划,特别是工作、生活这方面。有一个网友给你建议,建议陈晓楠能够创立一个《冷暖人生》的基金。

  陈晓楠:我们有的,凤凰卫视和慈善总会有一个合作,有冷暖基金的帐号,里面有不少人士捐钱。之前我们在印度洋海啸的时候就曾经捐过大笔钱。当然这个钱,因为我是不经手,我不太知道它具体怎么做,有专门的基金会,有我们的《冷暖人生》的一个帐号,有专门的基金会在操作这个钱。因为我们是不过手这个钱的经营的,因为现在大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捐款,哪种方式都好。

  主持人:已经有这样一个帐号,已经有这样一个基金,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如果献出自己的爱心。

  各位网友,您现在收看的是新浪网上大讲堂,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里结束了,也非常感谢陈晓楠,谢谢大家收看,我是尹俊,再见!

  (聊天结束)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