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菩提树三颂堂藏碑拓 |
三颂堂藏河南安阳小南海北齐石窟拓片
中窟是小南海三窟中装饰最为华美多姿。主尊佛像,火焰背光,内浅刻腾空飞舞的飞天6个,左右刻二胁菩萨,两侧壁各镌侍立菩萨3尊,其间各浅刻小型菩萨3尊,手拿莲枝。东壁上部有浮雕弥勒说法图案,西壁有浮雕莲枝菩提树图案。座台上刻有三个伎乐人。全窟萦壁遍布拜佛积德、敬佛造像的题刻。它采用的手法是传统的减地平钑,但人物细节仍旧用阴线刻来描绘的手法。 门额上有大片削平岩石镌“方法师镂石板经记”云:“大齐天保元年,灵山寺僧方法师、故云阳公子林等,率诸邑人,刊此窟,髣像真容。至六年,“国师大德”稠禅师重茔修成。相好斯备,方欲刊记金言,光流末季。但运感将移。暨乾明元年,岁次庚辰,于云门寺,奄从迁化,众等仰惟先师,依准观洁,遂镂石板经传之。”。《经记》凿于石窟中窟窟门上方,时间为北齐废帝高殷干明元年(公元560年)。据《经记》,知小南海石窟系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公元五五O年)由灵山寺僧方法师等人创凿,至天保六年(公元555年)由「国师大德」僧稠重莹修成。干明元年,僧稠卒,其弟子方法师等为纪念先师,依其观法,刻经为记。可知该窟系北齐名僧僧稠的纪念窟。中窟窟门右侧刻《华严经
标签:
张思忠济州九喜都监南中三颂堂藏杂谈 |
今天收到京华九喜兄寄赠旧拓一纸,为辽代张思忠墓志铭石阴,但也弥足珍贵,并且九喜兄题签,更为难得,余藏拓数千纸,但辽代者甚少,今得此佳赠,当视为宝物保藏之.....
此志于1927年出土于辽宁省义县双山,石质为灰白色,盝顶盒式。志文楷书,志分三石。其一:兩面镌刻,十九行,满行十九字。正面四煞有线刻十二生肖人身立像。其二:十三行,滿行十三字。全文共计874字,无界格。石今藏辽宁博物院。'满州金石志别录''辽陵石刻文编'和'辽宁省博物馆藏碑志精粹'均有著录。
张思忠墓志铭(重熙七年
志石正面
故银青崇祿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济州诸军事,济州刺史,知上京南中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淸河县开囯伯食邑七百户张思忠墓志铭并序。儒林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柴德基撰。
夫以人之生世也。吸天之粹。锺父母之灵。有以贵贱定其身。有以长短受其命。身受其贵者。或文相而武将。身受其贱者。或男臧而女获。命享其长者。或期颐之岁。未为终天。命折短者。或龆龄亡年。忽随逝水。自
标签:
三颂堂藏残石拓片杂谈 |
熹平石经因为于汉熹平四年(175年)开刻而得名,又称“汉石经”。刻于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内容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并《公羊》、《论语》。隶书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史载为蔡邕所书。东汉末年蔡邕、李巡等奉诏,为正定经本文字,以隶书一体写成,所以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刻石开始,陆续立于洛阳太学前。
吾前些年得熹平石经残石拓片十多品,今又添九品,实为难得。此九品现藏于河南偃师商城博物馆......
http://s9/middle/7ccaf482g79a73ba5c7a8&690
http://s14/middle/7ccaf482gc08855623dbd&690
标签:
刘熊延津县刘孟阳碑《隶释》《水经注》三颂堂藏拓本杂谈 |
吾喜欢收藏残碑断碣拓本,前见《汉酸枣令刘熊碑碑阴》拓片,因价高故下不了手,毎当回想,有些惋惜,这或许是藏者之通病否,今又见此拓,故毫不惜金而购之。
碑刻全文內容:
君諱熊,字孟□,廣陵海西人也。厥祖天皇大帝,垂精接感,篤生聖明,□仍其則,子孫亨之。分源而流,枝葉扶疏,出王別胤,受爵列土,封侯載德,相繼丕顯□□□□□光武皇帝之玄,廣陵王之孫,俞鄉侯之季子也。誕生照明,岐嶷逾絕,長□□□□柴守約履勤,體聖心睿,敦五經之瑋,圖兼古業,核其妙行,修言道□□□□□宜京、夏莫不師仰,六藉五典,如源如泉。既練州郡,卷舒委隨,忠貞□郊官□□□出省楊土,流化南城。政猶北辰,眾星所從。三祀有成,來臻我邦。循東□之惠抑□禮官賞進厲頑,約之以禮,博之以文,政敦始初,慎徽五典,勤恤民殷,□心顧下□□仁恩如冬日,威猛烈炎夏。貪究革情,清修勸慕,德惠潛流,鬯芳旁布。尤湣縣□濟濟之儀,孜孜之逾,帥厲後學,致之雍泮。草上之風,莫不回應。悅誨日新,砥□
标签:
三颂堂藏北齐河清三年拓片造像杂谈 |
标签:
许阿瞿建宁画像石汉画馆拓片三颂堂藏杂谈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相至而来的造假也几可乱真,况且拓片这门道,自古已来就翻.仿.臆造严重。前两天,书法江湖某发了一许阿瞿墓志画像拓片,私底下同几位网友聊天,并指出此为仿品,因本人也藏有此拓片,所以,真假面前较易分辨,故当今收藏此类东西,望君慎之又慎......
在“东方艺术宝库”——河南省南阳市汉画馆所收藏的近三千块汉代画像石刻中,有一块名为许阿瞿墓志画像石极为珍贵,它上面不仅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同时还锲刻有墓主人的名字和确切的纪年等文字。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墓志铭,被文物专家定为“国宝”。
许阿瞿墓志铭画像石1973年出土于南阳市东郊的曹魏墓中,是三国人用汉代画像石重新筑造坟墓时被挪用作墓顶石的,该墓志画像石70厘米×112厘米,石面左方为志文,隶书,竖刻6行,满行23字,共136字,末行有16字漫漶,不能尽识,曾将拓片寄于郭沫若同志考订断句加标点,其文曰:“惟汉建宁,号政三年,三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许阿瞿身,年甫五岁,去离世荣。遂就长夜,不见日星,神灵独处,下归窈冥,永与家绝,岂复望颜。谒见先祖,念子营营,三增仗火,皆往吊亲,瞿不识之,啼泣东西
标签:
石鼓文拓片薛定夫题跋本杂谈 |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石鼓文处于承前启后的时期,承秦国书风,为小篆先声。石鼓文刻于十座花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称为“石鼓文”.....
此本是西安收藏家.鉴赏家.解放初期西安文史馆馆长薛定夫,且先生在此套拓片中有大量题跋....
标签:
杜氏武定宋体造像碑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