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
分类: 国内游记 |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的主场馆,其作为浙江省重点项目规划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设有展览中心、会议中心、综合物业、屋顶花园(城市客厅)、地下商业及车库等五大功能区。展览中心设计国际标准展位7500个(其中1000个为室外展位);会议中心能满足举办APEC、达沃斯等高规格的国际会议;规模6万平方的屋顶花园结合城市客厅既能满足高规格接见、高标准宴会、高档次精品展的需要,城市客厅与钱塘江对岸的'城市阳台'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新的城市亮点。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地上5层和地下二层组成,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会议面积1.8万平方米,61个会议室,展览面积9万平方米,可容纳国际标准展位4500个,拥有万米无柱展厅。停车位4000个,是集会议、展览、酒店、商业、写字楼五个业态的综合体
国际博览中心共有5层,61个会议室,大会议厅3000平方米,宴会厅1800平方米,多功能厅1300平方米,其中大会议厅配备16路同声传译,能满足国际会议需求。
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主会场就位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四层,总面积约2000平方
标签:
杭州市历史博物馆杭州博物馆 |
分类: 国内游记 |
杭州市历史博物馆由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张毓峰老师设计建设,坐落于古木参天的吴山中麓粮道山18号,与城隍阁和清河坊古街近在咫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 积近7000平方米,杭州博物馆是一座反映杭州历史变迁的人文类综合性博物馆,是浙江省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有'中华文明曙光'之称的良渚文化就在这里升起,特别是吴越国和南宋建都杭州时期,留下丰富历史遗迹。杭州历史博物馆展品中有国宝级文物战国水晶杯、越窑褐彩青瓷汕灯,展出的国家二级以上文物共200余件,包括良渚时期玉石器、吴越石刻星象图等。馆内还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展示宋代大运河沿岸模拟景观、杭州百年老店风情等。
原始社会至南北朝展厅
杭州始有人类栖息,可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充沛的雨量,温润的气候造 就了这一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 也孕育了人类文明的曙光。1936年以来考古学家对杭州北郊良渚等地陆续发掘出来的 大批黑陶、石器、玉器等进行考证,确认是距今47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史学家称之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 的发现,以无可争辩的事
标签:
吴山伍公庙药神庙旅游 |
分类: 国内游记 |
吴山由宝月、蛾眉、瑞石、七宝、云居和金地(俗称城隍山)、伍公等山组成。吴山就是一-片西南一东北走向的弧形的丘岗,由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山头组成,统称吴山罢了。史书上记着出处。《西湖游览志》说:“吴山,春秋时为吴南界,以别于越,故日吴山。行尽吴山见越山,白云犹是几重关。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争霸,越打败了,杭地尽属于吴,这座山就是地界。还有传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屈杀了之后,沉到了钱塘江里,吴人怜之,就在这座山上为他立祠,这山才又叫作了伍公山和胥山。伍公庙建于唐代,是西湖最早出现的以真人为神的庙,祭祀伍子胥, 定在农历九月二十。
标签:
南宋皇城小镇旅游河坊街御街 |
分类: 国内游记 |
南宋皇城小镇,北起西湖大道,南至万松岭路,西接南山路,东抵江城路,总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公元1138年,南宋建都临安,留下了150多年的历史。小镇就位于南宋临安城遗址核心保护区--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该镇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4A级景区清河坊·南宋御街、3A级景区小营·江南红巷等10个全开放式景区。镇内还聚集了数十个文创企业、基地,河坊街、御街、五柳巷区域集聚中医药、特色美食、制作技艺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9个,拥有浙江美术馆、胡雪岩故居和鼓楼等42个文化与旅游体验点。
标签:
雷峰塔旅游 |
分类: 国内游记 |
雷峰塔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雷峰塔之名,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中国民间以地名指称,都叫开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皇妃塔的。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佑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
标签:
灵隐寺旅游飞来峰济公 |
分类: 国内游记 |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灵隐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
天王殿长约24米,宽约15米,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狰狞,俗称四大金刚。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
标签:
江郎山旅游世界自然遗产神州丹霞第一峰 |
分类: 国内游记 |
江郎山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25公里的石门镇,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是如今国内不多的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山形主体为三个高耸入云的巨石,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 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被中外游客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崖题刻“壁立万仞”四字。
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弥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奇”、“险”、“神”。江郎山的风景迷倒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江郎山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峻的郎峰
标签:
上林湖越窑遗址 |
分类: 国内游记 |
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在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鸣鹤镇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为越窑青瓷主要产区之一。因古代地属越州,故名越窑。
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发展时期,到南宋时停烧。以上林湖为中心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使瓷
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上林湖越窑青瓷深受世界各国的钟爱,成为古代宁波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信使。在中
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东汉中叶至隋代的500年间,上林湖的制瓷作坊不多,处于就地销售的小规模生产阶段。
从窑址的地形和废品堆积状况分析,很可能是龙窑。
东汉窑具有圆筒形、喇叭形垫座和三足支钉等;晋代和南朝有钵形、喇叭形垫座和盂形齿口间隔具等。
东汉常见的产品有碗、钵、蹲、罐、壶、锤和番等。瓷胎呈淡灰色,施青或青黄色釉。
晋代以生产碗、盘、钵、罐、壶、鸡首壶、砚为主,施青釉,常见的纹饰有弦纹、斜方格纹和褐色点彩。
南朝时以碗、盏托、罐、壶为主,
标签:
上海博物馆 |
分类: 国内游记 |
标签:
周庄古镇周庄 |
分类: 国内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