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博物馆

标签:
香港历史博物馆 |
分类: 世界游记 |
博物馆位于尖沙咀漆咸道南。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外型、色调与毗邻的科学馆互相协调,形成一个博物馆组合。
博物馆收藏数量逾90,000件。
博物馆的藏品,既有价值不菲的钱币邮票,也有从垃圾堆中抢救出来的帐簿和信札文件,小至箭头,大至缆车,林林总总,品类繁多,大体而言可分为自然历史、考古、民俗及本地史四大类。除直接添购外,博物馆藏品亦透过捐赠或实地考察采集得来,其中捐赠物品的数量正不断增加。
自然历史藏品
自然历史藏品记录了香港的地质及自然生态的发展历史和演变。目前,博物馆的自然历史藏品主要包括岩石和矿物标本、贝壳及动物标本三大类。博物馆已收藏约2,800件香港岩石和矿物标本,以及超过750件在香港水域内找到的贝壳。馆藏的动物标本超过1,600件,包括哺乳类动物、鸟类及蝴蝶。
考古文物藏品
馆藏的考古文物主要由四批藏品组成,分别是麦兆良神父在广东海丰地区发现的文物、芬戴礼神父在南丫岛发掘的文物、李郑屋汉墓出土的58件东汉时期陪葬品,以及1976年以前香港考古学会在本港境内发掘出土的文物。这些考古藏品记录过去六千年来香港地区的人类活动,是研究香港古代史的重要材料。
民俗藏品
博物馆建立了一个能反映本港不同族群传统生活习尚的藏品,包括农具、家具、农村及渔民日用器具、捕鱼装备、渔船模型等,有助阐明及了解渔民及农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农业耕作方法与渔业状况。同时,馆藏的服饰已达5,500多件,年代从晚清至1970年代,属于不同族群、年龄,以及社会阶层人士穿着的服装及饰物。从这些文物可探知各族群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价值观念、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等,有助研究本港族群的历史文化。
在搜集有关传统行业及生活用品上,博物馆已收藏850多件木偶戏用品及乐器、1,500多件婚嫁及祭祀用品、各类传统行业用具及文献,这些丰富的民俗藏品皆有助研究香港传统节庆、信仰习俗及民间工艺的发展。
本地史藏品
博物馆的本地史藏品总数超过70,000件,是研究香港历史的珍贵资料;其中的历史图片和旧明信片是研究香港历史的珍贵资料,因为它们能够如实反映早期香港的生活面貌。现时馆藏约14,000余帧历史图片,主要为二次大战以前香港街景及民生景象,而最早的图片可追溯至1860年代。另外,博物馆亦收藏约19,000余件历史文献,包括帐簿、证件、商业及政府信札和教科书等,有助研究香港社会、经济及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博物馆亦致力搜集本港邮品,现时馆藏约4,000余件邮品,有助研究香港邮务发展史。同时,馆藏约5,500件的钱币及钞票大多为香港历年来使用的货币,但亦涵盖广东及澳门等地的货币,藉以勾寻香港与邻近地区经济发展的脉络。此外,博物馆还搜藏不少工业产品、商业用品、家具、孙中山先生本人及其家族的文物,而前港英政府各部门器物更是博物馆在一九九七回归时积极搜集回来的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