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從心之年 逢癸卯冬至與七十壽辰有感~六愚
驚覺今日氣終藏,
短而長,陰而陽,
交九初揚,
又見草凝霜;
夜冷風淒竹蕩漾,
杓向子,轉心商。
年逢鳩杖卻徬徨,
倚西窗,恨蒼茫;
生死兩難,
何處話淒涼?
淚眼半生回首望,
如魍魎,似無常。
沁園春.嘆蔣 癸卯仲冬~~六愚
斗轉星移,幾度乾坤,看盡過帆。
霸齊秦晉楚,茫茫渺渺,
秦皇漢武,一笑悲歡。
羽扇綸巾,茅廬三顧,銅雀當年曹阿瞞;
評功過,盡付樽前酒,醉後爭談。
遙瞻溪口夜寒,大溪夢魂雄心未寬。
項王鴻門宴,徒嘆遺憾,
會議重慶,縱虎歸山。
寶島台灣,人生如幻,回首平生為哪般
空遺恨,水晶棺暫厝,何日能還?
一斛珠(《醉落魄》、《怨春风》、《醉落拓》).虚度半生~~癸卯阳月 六愚
云轻月弱,
五更酒醒阶前坐,
多愁多病多寂寞;
鹤发婆娑,
虚度半生过;
昨日黄花如梦破,
千般遗恨伤沦落,
是非成败难着墨,
仰首咨嗟,
往事随烟没。
谈谈往亡日~六愚
首先,何谓「往亡」?
往就是去,亡即无;《钦定协纪辨方书》引《堪舆经》:「往者,去也;亡者,无也。」往亡就是「出去后便无法返回」之意;由此可见,逢往亡日者,不利与出外相关事宜。元代天文数家曹震圭说明曰:「往亡者,往而不返之意也。寅、午、戌火月顺行寅、卯、辰,卯、未、亥木月顺行巳、午、未,辰、申、子月顺行申、酉、戌,巳、酉、丑金月顺行亥、子、丑,木生火而火焚木,金生水而水沉金,溺于所生而无克制,有往而不返之象,故曰『往亡』。」(如图)
往亡日在择日学中有诸多禁忌,属于凶煞类之一;举凡拜官、上任、远行、归家、出军、征讨、嫁娶、寻医等皆不宜;《钦定协纪辨方书》:「忌上册进表章、颁诏、诏命公卿、招贤、宣政事、行幸、遣使、安抚边境、选将训兵、出师、上官赴任、临政亲民、嫁娶、进人口、般移、求医疗病、捕捉、畋猎、取鱼;与德合、赦愿并,犹忌。」《大六
一、因事改姓:
因事改姓即發生某事件後,改姓以為紀念此事之謂。《廣韵》:「竇,又姓。」《通志.氏族略》:「夏后氏遭有窮之難,后緡方娠,逃出自竇,而生少康,支孫以竇為氏。」以即竇姓由來。周穆王悲痛寵妃盛姬之死,便將盛姬族改姓痛。《十六國春秋.前燕録》:「其先葢有扈氏之苖裔,子孫強盛,世居武都,為西戎酋長。始其家池中生蒲,長五丈五,節狀如竹,時咸異之,謂之蒲家,因以氏焉。」此即蒲姓之由。盧姓源自於戰國時期歐冶子所鑄名劍湛盧、勃盧,後人先是以此二劍為姓,再而去湛與勃改單姓為盧。
二、因不恥或羞愧改姓:
此等狀況多見於歷史事件,如李抱玉本名安重璋,因不恥安祿山造反而改姓李,《舊唐書.李抱玉傳》:「臣貫屬涼州,本姓安氏,以祿山構禍,恥與同姓。」元初,元世祖忽必烈正為文天祥氣節感動而惜才之際,同為南宋狀元歸降元朝的留孟炎上書道:「天祥出,復為號召江南義士抗元,吾輩將置於何地?」(宋史.文天祥傳)不久之後,文天祥便因此而遭忽必烈殺害;經此一事,留姓後人多有改姓劉或他姓;未能改姓者,直至明清,但凡留姓考生於科舉
談談中國人的姓氏(六)~六愚
一、以居住地為姓:
王符《潛夫論.志氏姓》:「東門、西門、南宮、東郭、北郭,所謂居也。」如百里奚其祖輩居住在百里,便以百里為姓;東門襄仲,其先人人居住在東門,便以東門為姓;北郭佐、西門豹亦同;《元和姓纂》:「
齊宣王田氏之後,宣王封少子通於平原陸鄉,因氏焉。」此及陸姓因居住地而姓。西漢車騎將軍金日磾,原為匈奴休屠王太子,遭霍去病擄獲,成為漢武帝廷下馬伕名為叢地楨,後因功被封為秺侯,其子孫因王莽篡權而衰落,子孫後來遷居於叢家峴,便以居地叢家峴之叢字為姓。蔡邕《橋公廟碑》:「喬氏之先,出自黃帝,帝葬於橋山,子孫以紹基立姓者,咸以為氏。」此即喬姓以居住地為姓;《通志.氏族略》:「城氏,以居住地為氏者。」其他如郭、園、池、丘等皆屬之。
古代封建社會以居住地為姓者,庶民居多。
二、因遷移改姓:
歷史上,人們因戰亂、被迫或自發性遷移皆有;如八姓入閩署因戰亂而被迫遷移;如靖康事變北宋皇族被迫遷移至
談談中國人的姓氏(五)~六愚
一、以名為姓:
《通志.氏族略》:「魯孝公之子曰公子展,其子曰公孫夷伯,其孫則曰展無駭、展禽。鄭穆公之子曰公子豐,其子曰公孫段,其孫則曰豐卷、豐施。」春秋時,楚國叔山冉之後,其子孫以冉為姓;燕國田光後人以光為姓;又如殷太甲之後以甲為姓;齊竪刀之後以刀為姓;衛史晁之後以晁為姓;夏太史令終古後人以終古為姓。《清稗類鈔》:「雍正朝,大學士鄂爾泰,本姓西林覺羅氏,以父名鄂拜,遂以鄂為氏。子鄂容安,孫鄂津。乾隆朝,大學士尹繼善,本姓章佳氏,以父名尹泰,遂以尹為氏。」
二、以號為姓:
如伊尹之號阿衡,後人以阿為姓;黃歇號春申君,後人有以春或申為姓者;魏無忌號信陵君,後人有以信為姓者;嘗姓的祖先則是孟嘗君田文。
三、以字為姓:
王符《潛夫論.志氏姓》:「伯有、孟孫、子服、叔子,所謂字也。」《左傳.隱公八年》:「無駭卒,...公命以字為展氏。」此即展姓之由;《元和姓纂》:「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和生惠
談談中國人的姓氏(三)~六愚
許慎《說文解字》:「姓,人之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班固《白虎通》:「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此說亦見於《莊子.盜跖》。因此,上古母系社會時期的八大姓,諸如姞、姬、姜、姒、嬴、妘、媯、姚(另有妊、姬、姜、姒、嬴、妘、媯、姚之說)多是女部;依據《說文解字》之解釋便可知之~
姜,神農居姜水,以為姓;從女,羊聲。
姬,黃帝居姬水,以為姓;從女,臣聲。
姞,黃帝之后伯鲦姓也,后稷妃家;從女,吉聲。
嬴,少昊氏之姓;從女,嬴省聲。
姚,虞舜居姚虛,因以為姓;從女,兆聲。
妘,祝融之后姓也;從女,云聲。
姒,姓也。禹之後。又漢姒豐明,姒庸道,姒昂。(康熙字典)
媯,虞舜居嬀汭,因以為氏;從女、爲聲。
自周以來,便有探討姓氏發展的文獻紀載;南宋鄭樵認為《左傳》、《世本》、《公子譜》首開其宗,《通志.氏族略》:「
談談中國人的姓氏(一)~六愚
看倌們!
你們有否想過,中國究竟有多少個姓氏?
中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民族眾多、風俗殊異,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已經遭印度趕上了),以至於究竟有多少個姓,至今依然難有一個正確數字。
然而,根據《中國姓氏大辭典》收錄歷代文獻所提及的姓氏,則共計有二萬三千八百一十三個。其中單字姓6931個,複姓或雙字姓有9012個,三字姓有4850個,四字姓有2276個,五字姓有541個,六字姓有142個,七字姓有39個,八字姓有14個,九字姓有7個,十字姓有1個。
時至如今,經過千年歲月磨合之後,海內外中華民族常用的姓氏僅餘約七千多個(根據六愚手上數據所知,應該有7632個;當然,此數據並不包括棄祖姓
烟锁池塘柳~回家路过台北大湖公园想到烟锁池塘柳对燕栖南栋钟而作~癸卯初冬 六愚
烟锁池塘柳,
燕栖南栋钟;
大湖春似画,
象山细雨中。
烟锁池塘柳之金木水火土對燕栖南栋钟之東西南北中,平仄略有偏差,歹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