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境祁连摄影霜凌 |
分类: 且听风吟 |

图文
/ 霜凌
资料:百度
祁连是一个美的让人遇到便会爱上,离开便无法忘记,来了便还想再来的地方!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卓尔山景区项目建设地位于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

站在卓儿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















阿柔大寺亦称"阿力克大寺”, 藏语称“阿柔县喜宏法洲”。位于
祁连县治八宝东南21公里处,在今草大坂乡政府所在地贡白加龙。

阿柔寺最初为一座静房,30年后,献寺于阿里达尔罕曲结。里达尔罕曲结后又称“阿里呼图克图”,其第二世罗桑丹巴热吉出生于阿柔部落,曾入藏学经,返回后扩建阿柔寺;第三世桑丹巴达吉建立显宗学院,完善各种法会制度,寺僧增至400人,发展成一座正规寺院

明 万历年间,三世达赖 索南嘉措来 青海传教,该部落头人华桑加布和桑杰加等人请 三世达赖到目己驻牧地,奉献大批布施。 三世达赖在这里曾讲经传法,为以后建寺奠定了基础。清 顺治年间, 五世达赖进京途经 青海,阿柔部落头人又迎请 五世达赖到部落,请求建寺。后经 五世达赖允准,由夏扎大 喇嘛和阿柔然坚巴克尊嘉措二人主持,于仲塔地方建成阿柔寺,取法名为“具喜宏法洲”。

祁连县阿柔大寺,值得一游的地方。去时光线很强硬,只拍了几张人像。



一条时阔时窄的河谷,两侧绵延的山岭,公路便在河谷之中,路边河道内是茂盛的小叶杨,及农家耕种的油菜,青稞。山坡则多是绿色牧草覆盖,阴坡上是如兵士般整齐哨立的松树。从观景角度来看,不管是色彩还是层次皆是丰富的。


天境祁连所有的风景都有一种远离红尘的清冷气质。这并不仅是因为有终年不化的雪山映衬。还因其的洁净:天空是一尘不染的蔚蓝,蓝的深不可测,云朵是率性纯粹的棉白,白的温暖俏皮。树木小草则是那种不带半点人间烟火气息的翠绿青绿,绿的旷远波凉。 油菜花依然是这天境美景之中最耀目的色彩,这金黄菜花也绝不似是他处妖冶扑人的俗艳,而是经冰雪洗礼后的清鲜雅丽,摇曳而生行云流水味道。就连成群的牛羊也是宠辱不惊般悠然恬淡。而这天境之种的峡谷,因这一泓跳跃清澈的河水,便又多了一曲灵动委婉的天籁妙音。于是不管是视觉,听觉,心灵,还是镜头都满满的享受收获了一回。

阿柔寺最初为一座静房,30年后,献寺于阿里达尔罕曲结。里达尔罕曲结后又称“阿里呼图克图”,其第二世罗桑丹巴热吉出生于阿柔部落,曾入藏学经,返回后扩建阿柔寺;第三世桑丹巴达吉建立显宗学院,完善各种法会制度,寺僧增至400人,发展成一座正规寺院

明 万历年间,三世达赖 索南嘉措来 青海传教,该部落头人华桑加布和桑杰加等人请 三世达赖到目己驻牧地,奉献大批布施。 三世达赖在这里曾讲经传法,为以后建寺奠定了基础。清 顺治年间, 五世达赖进京途经 青海,阿柔部落头人又迎请 五世达赖到部落,请求建寺。后经 五世达赖允准,由夏扎大 喇嘛和阿柔然坚巴克尊嘉措二人主持,于仲塔地方建成阿柔寺,取法名为“具喜宏法洲”。

祁连县阿柔大寺,值得一游的地方。去时光线很强硬,只拍了几张人像。

峡谷宽阔处的回族村落,清真寺是回族聚集地最明显的标致


鲜有人提及黑河峡谷。也许因为S204公路一路在峡谷之中傍水而行吧,没有特别规划成景区,不收门票,所以许多人都不会把她列为风景。人有时就是这么矛盾,收取门票便认可为景色,但会心疼银子,抱怨景区设个卡子用自然风景敛财。不收门票时,却又觉得那没什么可看可玩。我是一个好景统吃的人,不要门票的美景最好是多多益善。



车行二十余公里,两边山渐高渐陡渐收拢,只剩峡再无谷。山上也只有挺拔的松树,而没有了柔润平缓的草坡。大家的意见:这样的地貌如果不能登高拍摄,很难获得好片,景色也与我们时常接触的秦岭相类。于是调转车头,寻找这一路上踩好的那几个拍摄点,下车取景。

连这里生长的花草也充满冰雪气息。
游祁连小贴士:祁连最美的季节是七月,三条路可进入祁连县,一条从门源方向,此路与祁连山一路相伴。途经阿柔大寺。一条是从刚察或西宁红金银滩草原,翻越海拔4120米高的大冬树垭口,另一条是从甘肃张掖经八一冰川,S204,进入祁连。三条路沿途风景各有其美。
前一篇:岗什卡雪山下的神奇七彩瀑
后一篇:天境祁连,充满灵性的大地彩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