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霜凌sl
霜凌sl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236
  • 关注人气:3,3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016-01-13 06:32:27)
标签:

杂谈

霜凌

摄影

旅游

分类: 且听风吟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图文   /     霜凌      相关资料  百度

仄居僻远黔东南,古寨千叠云雾间。
碧水翻花送风雨,危楼吊脚载忧欢。
梯田勤垦稻粮计,笙舞忝为陶舍仙。
最是多情苗饰女,银花金缕靥容甜。

        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
         苗寨的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 西江千户苗寨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反映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千户苗寨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 。也是一座露天的苗族文化博物馆,
           
          贵州无日不雨,至少我在游玩贵州时的感觉是如此,每天都会下一些,不大,一阵一阵的,天色一直是灰蒙蒙,天空是乌沉沉的一片。所以无所谓赶日出与日落。片子平平淡淡,行程松松散散。
         到达西江千户苗寨是下午三点半左右,同行的朋友计划游完苗寨在西江镇吃晚饭并且住在镇上,这个决定意味着无法拍摄苗寨夜景,游玩也是走马观花式。顺应其意,同行便同心,购票进入景区。
         贵州是个多民族杂居的省,入贵州以来,在乡村城市常常可以看到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人们,只是他们大多穿着简朴,斜襟,盘扣,绣花,滚边,色彩低调。头饰也是简单包巾,盘发,一支簪子而已。并不吸引人的眼球,而进入景区之后,便大不相同,凡景区工作人员,表演者,商贩,女人皆是高高的盘发,正中簪插一朵鲜艳的红花,服装也是色泽靓丽,领子袖口的镶绣滚边华丽醒目,应该景区刻意突出本民族特色而做的工作了。景区内有许多苗族服装租赁,10元钱可以全付套装体验,繁杂灼目的银头饰,哗啦啦作响的银挂饰,颜色鲜艳锈工精美的紧致上衣,锈带百褶的长短裙子,彩色流苏。这样的服装在电视里民族舞蹈类节目看到过,应该属苗家节日盛装了。
        来此的游客大多都会体验一下。于是景区内又多了许多穿着比苗家更苗家的游人。珠翠环佩叮当,燕语莺声时闻。真真切切走入了印象中的苗族村落。寨子里的的商业区出售的琳琅满目的苗家商品,以苗银,苗绣、苗酒为主导,及流水线作业的民族服饰,和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过分的繁华喧嚣使得这个僻远的山寨失去了应有的宁静恬然,而多了浓重浮华的商业气息。
        千户苗寨最值得观看的是那满山满坡的木质吊脚楼,见缝插针一般的修建,一座与一座紧紧相连,以山坡高低而错落,远远望去,密密麻麻,铺满整座整座的山头。从下向上看全部是飞檐翘角,从上向下看全是密层层的青瓦。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在这里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地少人多。如果不是文化原因,以这里做计划生育宣传范本,绝对体现人口爆炸时的人类可以拥有的土地面积。当然现在已经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了,而这里形成这样的仄居奇观也不是因为人口多,而是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

2  P▼吊脚楼,风雨桥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3    P▼可爱的穿着苗族节日盛装及银饰的姑娘们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4   P▼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美丽的衣服,立增人几分姿色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5    P▼留下这美丽的时刻!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6    P▼苗族老人,那一朵花艳丽了逝去的青春。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场的当地苗族青年男女表演的苗族歌舞节目,苗族人自己表演的歌舞节目有当地的色彩,华丽的服饰,欢快的歌舞都和美丽的爱情故事能使你更加了解苗族人民!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7    P▼这是什么乐器?芦笙么?
       苗族古歌演唱,演唱者全是寨中的老人,用苗族古语演唱其史诗般宏大的古歌(苗族古歌有四部分,涵括万物起源、天地洪荒及辛酸迁徙史等)能就此传承下去,也是一大功德。遇到特别活动或是有重要人物出现,还是能够看到掌坳的铜鼓舞、方祥的高排芦笙、反排的木鼓舞等。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8    P▼古树小桥,飞檐青瓦,氤氲着淡淡的岁月痕迹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9    P▼西江千户苗寨门楼,木阁青瓦,古朴而精致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10    P▼细细的白水河缓缓的流淌,见证着寨子的兴衰与沧桑。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11    P▼岸边的吊脚楼应该是新建,旅游带来的商机使得世代生活在寨子的人们改变了观念,改变了生活生存方式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12     P▼层层叠叠依山而建,感觉这里的空间好狭小逼仄。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13    P▼卖小吃的苗女,炸土豆条,麻辣味,现在许多地方都有卖,不知道是不是苗族正宗。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14   P▼苗锈,很具民族风情,浓郁的色彩喜气富贵的中国韵味图案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15   P▼街道上游人如织,酒香不怕巷子深了,西江苗寨虽远在深山,也挡不住游客前往。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16    P▼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寻觅自己的那一种触动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17    P▼古香古色的木质吊脚楼已经不再是苗族人的家,而是经营游客生意的店铺。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18   P▼可爱的小姑娘,这一刻很美!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19    P▼应该是一对母女,在雨中笑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0    P▼苗锈金龙。锈工精细考究。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1    P▼边制作边卖,巧手姑娘,银器几乎每家都在出售,苗银很有名气,听说不是足银,掺了什么别的金属,苗族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2    P▼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扩张,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3     P▼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舜帝位,“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而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4    P▼战国时期,秦灭楚,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5  P▼汉王朝派出军队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再次离乡背井,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今铜仁一带),一部分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数次大迁徙中,分化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几乎是同时到达贵州榕江,由于西氏族在榕江多处辗转,到达西江的时间晚于柳氏族。西氏族到达西江的年代约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6   P▼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达并定居在西江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传说西江有千年以上历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林荫记》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7 P▼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仍然使用传统的苗语。也是重要的苗族之一,这也是黔东南的重要的代表之一。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8    P▼西江千户苗寨境内河流长度为16.8公里,流域面积为65.39平方公里。其他自然资源有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等,境内森林覆盖率85.15%,有植物杉树、松树、枫香树、板栗树、青杠树、樟树、茶子树、映山红等居多。桂皮、木姜、杞木、杜仲、五倍子等几百种树种和药材、果树、茶树等。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29    P▼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30    P▼一座山全是吊脚楼,一座山全部是梯田,他们就生活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祖祖辈辈。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31    P▼一层层的山峦,想象不出在道路没有修通之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要走出大山需要多久。也许许多人一辈子也不曾走出去过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32    P▼插秧后的禾苗,水田里飘了一层绿色的萍。好象一路所见的稻田都是这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水够肥?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33    P▼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34     P▼一小块空地,也要种植作物,在这里每一雨土地都不会荒置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35   P▼美不够的姑娘们,对这身服饰衷爱到舍不得换下。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36    P▼古老的水车依然在使用。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37    P▼这座吊脚楼是传统的纯木结构,飞檐黛瓦,向外突出的美人靠都有汉族古建筑的影子。
千户苗寨,烟雨中的苗家风情

西江千户苗寨门票100元,适合住一夜,夜景非常独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