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霜凌
七律
新韵
陇头巍峙望秦川,壑壁千寻山外山。
静守峥嵘空一相,时随旷渺若无端。
不闻丝路羌笛咽,犹记狼烟朔塞寒。
古道云横今又是,长风万里入胡天。
达坂山地处青海省大通与门源两县的交界处,是青海通往甘肃的交通要道。在青海高原的众多的山峦中,达坂山只能算小字辈,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达坂山在高原声名显赫。达坂山南北两侧的河谷地区海拔高度相对较低,气候凉温,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地区,特别是北侧的宽阔浩门河谷全部种植着小油菜,成为国内闻名的百里花海。南侧的大通县为青海省重要的春小麦生产基地,宝库峡、察汗河国家森林公园、黑泉水库以景色迷人名声在外。西张公路(227国道)古为丝绸南路之西平张掖道,自西汉以来,几易沧桑,几度兴废。新中国成立后数经改建成为青海通往河西走廊,连接亚欧大路桥之国道线。
“达坂”为蒙语,意思为“山口,山岭”。达坂山乃祁连山脉之一脉,山势陡峭,高耸入云,垭口海拔3940米。达坂山之路依山开凿,路线曲折,盘山越岭。达坂垭口延至阴坡三公里,冬春雪拥冰横,常遇雪崩冰坍,凶险难行。民歌曰:“千难万险的鬼门关,难不过雪天里的达坂山”。当然我们此行是盛夏,没有冰雪阻路,感觉不到这样的凶险。
清晨从大通县出发,赶往门源,沿227国道,途经之路,便是达坂山。事先做过功课,翻越达坂山最高垭口海拔3940米,这是我们青海之行路过的第一个会出现高反的地方,这样的高度多少让人有点胆怯。我的身体状况,是不惧的,但同行的倘有一位高原反应了,都会影响整个游玩行程和质量。所以并没有象过去那样为急赶早上日出的光影催促早起,而是不动声色的使得大家睡到自然醒来,精神饱满的上路。
汽车在群山之间的崎岖山路上不断的上坡下坡中渐行渐高,终于到达3940垭口,大家都很兴奋,因为都没有任何不适,我不知道有没有睡得好的功劳,没人高反就值庆幸。
这一路只停车一次,内心深处还是想早一点赶到观景台,哪怕是末班光影呢。
我是相信缘分的,不论是与人的交集,还是事件,还是风景,我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比如眼下,我们多睡了一小时,也许赶到达坂山观景台时已经过了九点前的最佳拍摄光线,但会沿途遇见急速赶路错过的另外风景,我也相信达坂山观景台会安排一个不同的邂逅给我们。那一阵风只会在那一刻起,那一片云只会在那一时来。随时用欣喜接纳眼前所见的景致,比之扼腕羡慕别人所拍所见要适宜的多。每次行程都有因时而异、因事而异的不同造化,遇见便是欢喜,那就是属于你的风景!
一个多小时在达坂山间盘绕,到达观景台已是九点半,除过日高有些不利拍摄外,其所见着实让我们惊艳了!观景台海拔3790米,居高临下,但见云雾翻腾之中,远处若隐若现的门源百里油菜花田,象一块平展的格子黄缎。浩门河则在近一些山脚,无规无矩的任意蜿蜒在碧山与黄畴之间,更远的是冷龙岭雪山,暂时还只能遐想,因为这云雾太任性呀!那么一大团一大团的,就在我们面前的山脊山谷上肆意来去,色彩也恣纵的白色与灰色交变着,翻滚着,来回涌动。太阳却小媳妇一般乖顺。云团游开时,她便粲然一笑,灿烂群山,云团蜂拥时,她便安静的隐在其后,不争不显不露。
从没见过象达坂山这么捣蛋的云,喜怒无常,随时戏弄观景台上对他无奈却又倾慕的游客们。他心情好时白衣胜雪,玉树临风,潇洒悠然的摆个POSE,让我们以远处冷峻的岗什卡雪山为背景拍个特写。心情不好时会忽来一阵急雨,淋得游客狼狈不堪。更不知怎么忽然暴怒,毫无征兆的突袭一场冰雹,瞬间打得游客落花流水,慌乱寻处躲避。便是这样的天气,让摄友们格外兴奋。一面跟云儿捉迷藏,一面择机拍摄。
在这里见到彩虹是稀松平常的事,只是云儿太过调皮,总是怕虹儿争占风头,只肯让她露小半段身子。这也是无奈,我们的拍摄画面毕竟是丰富了。
在观景台上遇到两位广东摄友,据他们说已经在这里守拍六天了,每一天所见的都不一样,每一天的感觉也不一样;计划翌晨要爬到右侧略嫌遮挡又煞风景的山头上去拍,感佩他们的执着!也对达坂山的迷人魅力有更深切的肯定!
留连到近十一点,依依作别这一处美景,赶往门源吃饭赏菜花住宿。第二天再次驱车爬到这里,所见果然是大不相同。达坂山显然觉得我们贪得无厌,呈现给我们一片懒散而笼统的云雾。好吧,便是这个样子,另有一种慵懒妩媚与羞赧。也是我们有幸欣赏到达坂山的另一姿采,因为每一种展现,都是无可复制的绮美;每一次的不同,都是不会重现的缘;每一个遇见都是此世唯一的邂逅!
2
P▼
3
P▼

4 P▼

5
P▼

6
P▼

7
P▼

8
P▼

9 P▼

10 P▼

11
P▼

12 P▼

13
P▼

14
P▼

15
P▼

16
P▼

17 P▼

18 P▼

19
P▼

20
P▼

21
P▼

22
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