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气腹痛
(2024-05-06 10:43:03)
标签:
脾系病类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5.31气腹痛
气腹痛又名小肠痛、气结腹痛、气滞腹痛、绞肠痧。气腹痛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胃肠痉挛。
气腹痛是因饮食不慎、感受寒邪、情志刺激等,使胃肠气机阻滞而发。以突起腹部阵发性剧痛为主要表现,而检查无性质改变的痛病类疾病。
依据
1、成人多见。常于夜间或清晨突发,缓解后可无明显症状。
2、突起腹部或胃脘部绞痛阵作,痛剧难忍,四肢厥冷,或见恶心呕吐,肠鸣欲便,但呕泻不明显,面白冷汗,可经治或自然缓解,移时又可复作。
3、腹部一般喜按,无肿块,或仅感脘腹痞硬,压痛不固定,肠鸣音亢进。
4、X线及胃肠镜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发现,或难以解释阵发性剧痛的表现。血、粪、尿常规一般无特殊发现。
辩证论治
一、寒滞胃肠证:脘腹剧痛,恶心欲吐,腹胀肠鸣,腹泻或便秘,恶寒肢冷,面色苍白,苔白,脉沉弦有力。温中散寒、行气止痛。197、正气天香散
加吴萸、良姜等。
二、寒滞肝脉证:腹痛连及胸胁或阴股,恶寒肢冷,头痛,呕吐,腹泻或便秘,面色苍白,苔白,脉沉弦有力。暖肝散寒、行气止痛。909、暖肝煎
加减。
三、脾胃阳虚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恶心欲吐,畏冷肢凉,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缓弱或沉迟。温补脾胃。741、黄芪建中汤
或 73、大建中汤 加减。
其他治疗
1、一般可用热敷、按摩等处理。
2、西药可酌选解痉剂,如阿托品、654-2片等。
3、体针疗法,取内关、中脘、足三里、天枢、太冲等穴,均用泻法强刺激。
4、耳针疗法,取胃、脾、肝、大肠、交感、皮质下、肾上腺等。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