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26肠瘤

(2024-05-04 10:40:39)
标签:

脾系病类

古方

验方

分类: 内科

5.26肠瘤

肠瘤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胃肠息肉。
肠瘤之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曰:"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
肠瘤可能因湿热痰瘀互结,阻滞胃肠脉络所致。以腹部不适,检查发现胃肠粘膜上有结节状隆起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依据
1、以40岁以上男性多见,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亦有见于12岁以下儿童者。
2、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或仅感脘腹不适、隐痛、腹胀。发生于胃者,可有恶心、厌食,或见大便色黑;发生于大肠者,可见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习惯改变,或见无痛性血便、粘液便。病久而有反复出血者,可见消瘦,面色无华等症。
3、X线钡餐或钡灌肠检查:可见息肉为卵圆形充盈缺损。
4、内窥镜检查及活检:可见胃或肠粘膜局部呈结节状隆起,息肉可为球形、半球形、卵圆形、丘形,有蒂或无蒂,多个或单个,大小如绿豆、黄豆或蚕豆,表面光滑,颜色正常或充血,其表面或可见糜烂、出血点。活检可对息肉性质作出诊断。

辩证论治
一、肝气郁结证:脘腹胀痛,连及两胁,情志不遂则加重,纳少,嗳气,口干且苦,大便稀溏或解而不爽,舌淡苔薄白或黄,脉弦。疏肝理气。651、柴胡疏肝散 加减。
二、痰瘀互结证:脘腹刺痛,固定不移,面色晦暗,纳差,;恶心,或吐痰涎,腹胀,大便稀溏,或下紫暗粘液血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腻,脉弦涩。祛痰化瘀。287、加味四物二陈汤 加减。
三、胃肠湿热证:脘腹痞满或胀痛,恶心欲呕,食纳不振,大便不爽或稀溏,夹带粘液及血便,其色鲜红,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热化湿、凉血止血。264、白头翁汤 合 307、地榆散 加减。
四、脾胃阳虚证:脘腹不适或隐痛,喜暖喜按,纳差,恶心,大便稀溏,夹粘液或呈黑便,形寒肢冷,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沉缓或沉细无力。温补脾胃。442、附子理中汤 合 511、参苓白术散  加减。

其他治疗
1、手术治疗,单个大的息肉,或伴出血不止,或有恶变趋势者,可考虑手术摘除。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5.25伏梁
后一篇:5.27肠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