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类霍乱
(2024-05-02 09:42:53)
标签:
脾系病类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5.21类霍乱
类霍乱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
类霍乱是因食入含有邪毒的食物,或因寒湿暑热等邪内侵,使胃肠气机紊乱,运化失常所致。以突发腹痛,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疾病。
依据
1、一般有食物不洁及同食者多同时发病,或有感受暑湿热毒、寒温失调等病史。以夏秋季为多见,起病及病势较急。
2、以腹痛、呕吐、腹泻为主症,少数病人可有发热。始感腹部不适,继之恶心呕吐,腹部绞痛阵发,随之腹泻,呕出物多为食物残渣及胆汁,大便呈黄水样,或夹有粘液。腹部压痛明显,肠鸣漉漉。口渴尿少,疲乏,皮
肤干燥,眼球深陷。
3、粪便检验多为水样便,镜检见少量红白细胞。可疑细菌性食物中毒者,所剩食物及吐泻物中可找到沙门菌、嗜盐菌等。
辩证论治
一、寒湿困脾证:泄泻清稀甚至水样,腹痛,肠鸣,脘闷,恶心呕吐,吐物清稀,食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温中化湿。537、胃苓汤加藿香、木香等。
二、脾胃湿热证:大便稀溏,甚或水样,夹带粘液,恶心呕吐,发热,渴不多饮,口腻纳呆,脘腹胀痛,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利脾胃(湿热)。948、燃照汤
或616、蚕矢汤 加减。
三、食滞胃肠证:大便稀溏,矢气腐臭,肠鸣,脘腹胀痛,嗳气,呕吐酸馊,纳呆厌食,苔腐腻,脉弦滑或沉实。消食和中。556、保和丸或540、香连导滞丸
加减。
四、脾虚湿困证:便溏腹胀,食少脘痞,恶心呕吐,神疲乏力,肢体沉重,苔白腻,脉濡缓。健脾利湿。699、调中益气汤加茯苓、泽泻等。
五、津气亏虚证:上呕下泻,口渴引饮,神疲气短,皮肤干瘪,眼球凹陷,舌红苔干,脉细数无力。益气生津。259、生脉散加山药、石斛、乌梅、白芍等。
六、阳脱证:大便稀溏、滑脱不禁,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精神恍惚,舌淡苔滑润,脉微或浮数无根。回阳固脱。329、回阳救急汤
加减。
其他治疗
1、清淡流质饮食,或禁食,多饮盐开水。
2、呕吐较甚者,可服189、玉枢丹,0.3~0.6克,加生姜汁5~7滳,开水调服。泄泻甚者,偏寒用纯阳正气丸,3克/次,偏热用372、红灵丹,0.3~0.6克发/次。
3、针灸疗法,取中脘、内关、足三里,重刺激,留针15分钟。呕甚加合谷;泻甚加天枢;腹痛甚加公孙;阳气虚脱者可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或用刮痧疗法。
4、一般可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据情酌用血管活性药物。
5、呕泻腹痛严重者,可给颠茄合剂或阿托品,根据病情选用有关抗生素治疗。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