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胃癌
(2024-04-28 09:28:39)
标签:
脾系病类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5.14胃癌
胃癌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原发性胃癌。
胃癌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因素、胃的慢性病变刺激等有关,痰涎邪毒瘀血结聚胃脘,日久恶变而成。以进行性胃脘痛,食少,消瘦,便血等为常见症状,发生于胃脘的癌病类疾病。
依据
1、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以中年和老年多见,41~60岁之间占2/3。
2、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可见胃脘饱胀疼痛,餐后加重,食纳乏味,体重减轻,咽下困难,胃疼无间歇性,不为食物或制酸药缓解,甚者出现胃脘剧烈性钻痛而放射至背部。亦可见恶心、呕吐、吐血、黑便、面色无华。如癌肿转移,可见黄疸、腹泻、骨痛、咳嗽、喘
促、腹水等相应脏器受累的表现。
3、中晚期可于胃脘部触及质地坚硬,呈结节状的肿块,有压痛,可移动,左锁骨上臖核肿大、质硬、推之不移,或有腹水征。
4、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性阳性。胃液分析:胃酸常缺乏或减少,胃液呈咖啡渣样,乳酸含量增加。癌胚抗原(CEA)检测:胃液中CEA明显增高,超过100ng/ml有诊断意义。
5、X线钡餐检查:早期可见小面积的粘膜强直,表面稍凸或凹下,或呈颗粒状细小病灶。中晚期肿块胃癌可见充盈缺损,该处蠕动消失,胃壁强直。溃疡型胃癌可见大、浅、宽及边缘不规则的癌性龛影,附近粘膜皱襞粗乱、中断或消失,胃壁强直,蠕动波不能通过。浸
润性胃癌可见狭窄与梗阻征象,胃壁增厚,胃腔狭窄,蠕动消失。幽门或胃窦部癌常有漏斗状变形,可引起胃潴留。
6、纤维胃镜检查:结合刷取脱落细胞和钳取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胃癌最可靠的手段。镜检可见胃癌病变征象,脱落细胞和活体组织检查找到癌细胞。
辩证论治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满疼痛,可触及肿块,痛引两胁,情志不舒则痛愈剧,嗳气陈腐,或呃逆,,呕吐,舌淡苔薄黄,脉弦。疏肝和胃。651、柴胡疏肝散加延胡、郁金等。
二、胃热阴虚证:胃脘灼热疼痛,嘈杂,食后痛剧,心烦口渴,便秘溲黄,舌红降少苔,甚则舌面如镜,脉细数,清胃滋阴。678、益胃汤
加黄连、山栀、丹皮等。
三、脾胃阳虚证:胃脘隐痛,喜暧喜按,朝食暮吐,或食入良久复行吐出,面色晄白,神疲肢凉,舌胖淡,边有齿痕,苔薄滑,脉沉缓。温补脾胃。741、黄芪建中汤
加干姜、红参、白术、法夏、砂仁等。
四、瘀痰互结证:胃脘胀满剧痛,痛处不移,可触及坚硬肿块,呕吐黄浊粘痰,或吐褐色浊秽之物,大便色黑如漆,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苔白腻,脉沉涩或弦滑。祛痰化瘀、软坚散结。927、膈下逐瘀汤
加蜣螂、法夏、象贝、田三七等。
五、痰食互结证:胃脘满闷,食欲不振,厌恶肉食,吞咽困难,泛吐粘痰。呕吐宿食,腹胀便溏,苔白腻,脉弦滑。化痰消食。681、海藻玉壶汤
加减。
其他治疗
1、针灸疗法:体针选阳陵泉、足三里、内关,配胃俞、膈俞、太冲;耳针选胃、交感腹。
2、手术治疗:一般采用肿瘤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
2、化学治疗:常用药物如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R)和亚硝脲类等。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