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冯济相本草日记
冯济相本草日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256
  • 关注人气:4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8胃络痛

(2024-04-25 13:26:18)
标签:

脾系病类

古方

验方

分类: 内科

5.8胃络痛

胃络痛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络痛是因各种不良因素的长期刺激,使胃之气机紊乱,络脉失和。以无规律的胃脘疼痛、痞胀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依据
1、病程迁延,多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2、以无规律的胃脘饱胀疼痛为主症,多于纳后明显,常伴喛气,泛酸,恶心呕吐,纳差等,或有便血,胃脘部有轻压痛。
3、X线钡餐检查缺乏特征性表现。
4、胃酸分泌大致正常,血清胃泌素可有下降。
5、胃镜检查及活检为最可靠的确诊方法,可见胃粘膜呈斑点状充血、水肿、红白相间,或有局灶性糜烂、出血、粘液多而粘稠。活检发现病变浅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上皮有变性、再生、化生或增生。

辩证论治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喛气频作,反酸、嘈杂,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疏肝和胃。651、柴胡疏肝散 加丹参、郁金、延胡索等。
二、湿热中阻证:胃脘痞满、疼痛、有热感,纳呆,嘈杂,口干而苦,大便不畅,小便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清利脾胃(湿热)。779、清中汤 加藿香、厚朴、枳实、竹茹等。
三、肝胃积热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且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清胃。164、化肝煎合210、左金丸 加减。
四、瘀阻胃络证:胃脘疼痛拒按,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如刀割,食后痛甚,或见吐血、便血,舌质紫黯,脉涩。化瘀和胃。927、膈下逐瘀汤 加减。
五、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缓或弱。补脾健胃。741、黄芪建中汤加陈皮、半夏、白术、茯苓等。
其他治疗
1、忌食刺激性食物和药物,戒烟酒,少吃多餐。
2、针灸疗法,取内关、足三里、中脘为主穴,胃俞、肝俞、脾俞、太冲为配穴,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3、耳针疗法,取胃、脾、肝,中度刺激并留针。
4、中成药:210、左金丸,香砂养胃丸。
5、大枣、红糖、白芍,水煎服。
6、西药治疗,必要时可用抗酸解痉,如普鲁本辛等。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5.7胃瘅
后一篇:5.9胃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