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癫狂病
(2023-11-01 08:49:29)
标签:
脑系类病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2.4癫狂病
癫狂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抑郁型及混合型。
癫狂病首见于《灵枢·癫狂》《肘后备急方》有“治卒发癫狂病方”。
癫狂病多因情志不舒,气郁生痰、化火,扰乱神明。以情感高潮与低落、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依据
1、可有家族史。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发病偏多。
2、以情感过度高涨与低落、躁狂状态与抑郁状态交替出现为基本特点。躁狂状态表现为情绪高涨,联想迅速,动作增多,甚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等;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联想迟钝,动作减少,睡眠障碍,甚至有欲自杀行为等。
3、上述躁狂与抑郁状态可呈间歇交替发生,而缓解期精神状态可完全正常。
4、实验室检查无特殊阳性体征。
辩证论治
1、抑郁状态参照2.2癫病论治。
2、躁狂状态参照2.3狂病论治。
其他治疗
1、抑郁状态时,应主动关心,解释和劝慰,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有自杀行为的病人,必须提高警惕,严加防范,预防自杀。
2、躁狂状态时,应尽快控制症状,减少和避免各种激惹因素。
3、针灸疗法:出现抑郁状态时参照癫病治疗;出现躁狂状态时参照狂病治疗。
4、菖蒲10克、白矾3克,水煎服,1剂/日。
5、苦参30克,水煎服,1剂/日。
6、柴胡10克、香附10克、炒枣仁12克、白芍12克、郁金12克、当归15克、茯神15克、龙齿15克、菖蒲6克、浮小麦60克,甘草10克。水煎服,1剂/日。
7、西药:狂躁症时主要控制狂躁,可用锂盐、氯丙嗪、氟哌啶酸等;抑郁时主要抗抑郁治疗,首选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亦可用电抽搐疗法。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