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2黄胖病

(2023-10-23 10:09:16)
标签:

传染病

古方

验方

分类: 内科

1.32黄胖病

黄胖病又名黄肿病、疳黄、黄胖、饕餮黄、黄肿、食劳疸黄。黄胖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钩虫病。
《沈氏尊生书》:“黄胖,宿病也,与黄疸暴病不同。……黄胖多肿,色黄中带白,眼目如故,或洋洋少神。……多虫积与食积所致。必吐黄水,发毛皆直,或好食生米、茶叶、土、炭之类。”
黄胖肿病是钩虫由皮肤侵入,寄生于小肠,湿热虫毒内蕴,脾虚失运,气血亏虚。以善食易饮,疲乏,皮肤萎黄,浮肿,大便检查有钩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依据
1、在流行区内,有赤足下地接触潮湿泥土史,或曾吞食被钩虫污染的蔬菜、生水等。
2、初起常有俗称“粪毒”的症状,即足趾、足缘、手指或臀部等出现红色点状丘疱疹,奇痒,抓破流水,3-4日内可消失。常伴咳嗽,重者剧烈干咳,痰中夹血丝,呼吸困难。
3、善食无力,食后腹胀,胃脘隐痛,或嗜食异物,消瘦,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病久面色萎黄,浮肿,神倦乏力,食欲减退,头晕心悸,口唇、爪甲苍白。
4、大便直接涂片或漂浮法,可找到钩虫卵。血象检查属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嗜酸怀粒细胞常增多,血清铁浓度常在9μmol/L以下。

辩证论治
一、虫毒蕴肤证:足趾、足底或手指皮肤出现红色点状丘疹、疱疹,奇痒,抓破流水,或伴咳嗽咽痒,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祛风杀虫、燥湿止痒。751、萆薢渗湿汤 加苦参、苦楝根皮、槟榔、防风等。外用631、桃叶泄春汤煮水熏洗,或用58、三黄洗剂 。
二、脾虚湿困证:脘腹时痛,面黄虚浮,善食无力,食后腹胀,嗜食异物,如生米、土块之类,大便不畅,粪检查出钩虫卵,舌苔白腻,脉弦。健脾燥湿杀虫。222、平胃散加鹤虱、芜荑、苦楝根皮等。
三、气血两虚证:面色虚黄,浮肿乏力,头晕耳鸣,心慌气短,纳食减少,精神疲乏,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益气补血、兼以杀虫。302、圣愈汤 加皂矾等。

其他治疗
1、贫血者,可予硫酸亚铁或10%枸橼酸铁铵溶液,严重者亦可输血。
2、驱虫治疗:可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噻嘧啶等。
3、马齿苋100-120克(鲜),水煎1碗,冲入15克醋,1剂/日,连服2天。
4、苦楝根皮30克、槟榔15克,水煎服,1剂/日,连服2天。
5、党参、制苍术、赤皂矾、雷丸、鹤虱、使君子、煅针砂各90克,制厚朴、陈皮、各30克,炙甘草15克,共研末,大枣60克,捣泥为丸。3~6克/次,2~3次/日,忌饮茶,连服10-20天。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31丝虫病
后一篇:1.33蛔虫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