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30胁痛

(2023-06-14 08:23:35)
标签:

本草

古方

验方

分类: 外科.骨科

20.30胁痛

慨述
胁痛又称为胁肋痛。
胁痛是指自觉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的症状。胁痛可归属于广义的胸痛范畴。其病机特点为气机郁滞,脉络失和,疏泄不利。胁痛为肝胆、胁肋部病变的常见症状之一,如肝癌、肝痈、肝热病、肝著、鼓胀、胆瘅、胆胀、悬饮、肥气、干胁痛、胁肋痛等病均可导致。
临床若对导致胁痛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暂以胁痛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

辨病思路
一、胁指胸壁两侧,其下界为肋缘尽处,故胁痛一般应与胸痛、胃脘痛、腹痛、肩背痛、腰痛相区别。
二、肝胆病变一般都可见右胁痛,然其确切痛位多在胁之内,体表肌肤一般无压痛等表现。
1、肝痈、肝热病、肝瘟等之胁痛,常有急起发热,多见黄疸等症。
2、肝癌、胆癌出现右胁痛时,多已进入晚期,通过B超、CT等检查能发现肝胆占位性病变。
3、胆瘅、胆胀、胆石之胁痛,常可触及肿大之胆囊,压痛明显,并有呕恶等症。
4、肝积之胁痛,右胁下可有较平滑而坚硬的肿块。
5、有痨病史,或有盗汗、潮热等症者,其右胁痛可能是肝痨所致。
6、小儿或青年突起胃脘偏右部位阵发剧痛,而压痛等体征不明显,伴呕吐等症者,应考虑蛔厥之可能。
7、肝著有肝热病病史,以右胁长期隐痛等为特点。
三、非肝胆病变出现胁痛,其常见者有:
1、胸胁饱满,支撑作痛,检查发现胸腔有积液者,为悬饮。
2、胸胁刺痛,干咳,有胸膜摩擦音者,为干胁痛。
3、肌肤沿肋骨相引掣痛者,为胁肋痛。
4、有疟疾、蛊虫病等病史,左胁下有较大肿块者,为肥气。
5、胸胁部外伤所致胁痛,有明显的外伤史及局部青紫、压痛等症。
四、除询问病史、症状及作体检外,一般应作肝功能、B超、X线等检查,以鉴别病种。

辨证论治
一、肝气郁滞证: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饮食减少,嗳气频作,苔薄,脉弦。疏肝理气。651、胡疏肝散 加 当归、郁金、川楝子之类。
二、瘀滞肝络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更甚,痛处拒按,胁下或见痞块,舌质紫黯,脉弦或沉涩。活血化瘀、行气止痛,927、膈下逐瘀汤 加减。
三、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甚则剧痛而拒按,痛引肩背,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或有目黄、身黄、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清利肝胆湿热。215、龙胆泻肝汤 加减。
四、虫扰胆膈证:突发脘胁痛剧,攻撑及背,呕吐蛔虫,口苦,舌苔黄腻,脉弦。安蛔定痛。105、乌梅丸 加减。
五、肝阴虚证:胁肋灼痛或隐痛,痛喜揉按,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而数。滋阴柔肝。4、一贯煎 加 白芍、白蒺藜、玫瑰花之类。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针刺常用支沟、丘墟透照海、肝俞,用泻法。肝郁加太冲;血瘀加期门;湿热加阳陵泉、三阴交;阴虚加泻行间,补复溜、肾俞。或用皮肤针叩刺痛处加拔火罐,适用于劳伤瘀血作痛。
2、常用止胁痛中药:郁金、白芍、金铃子、枳壳、柴胡、玄胡等,可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选用。
3、常用中成药:香附丸、元胡止痛片等。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9脘痞
后一篇:20.31黄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