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咳血
(2023-06-04 14:23:17)
标签:
本草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20.20咳血
慨述
咳血又称嗽血。
咳血是指血来自肺或气管,血随咳嗽而出的症状。多因外伤,或外邪犯肺、肺火犯肺、阴虚火旺,或气不摄血等,使肺络受损,血溢脉外所致。多种肺脏疾病如肺痨、肺癌、肺络张等,以及血溢病、疫斑热、稻瘟病、心衰等皆可引起咳血。
临床对以咳血为主症的病种尚未能确定时,可以咳血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一、首应排除鼻、咽、口腔的出血和呕血。来自上消化道,常挟食物残渣,血液为酸性,多伴有黑便。并肯定属于咳血,血随咳嗽而出,血中常挟气泡、痰液,血液为碱性。
二、一般应作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可作纤维镜检查、支气管碘油造影、心电图等检查,以助诊断的确定与鉴别。
三、根据病情进行诊断思考,如:
1、反复咳嗽多年,或大口咳血,多属肺络张、肺痨。
2、咳血而伴咯脓痰者,多为肺热病、肺痈、肺络张等病。
3、持续小量咳血或痰中带血丝,尤其是40岁以上,长期吸烟之男性,应警惕肺癌。
4、有心脏病史及体征者,咳血可能与心病有关。
5、急性发病,有高热而咳血者,多属肺热病、疫斑热、稻瘟病等温热性疾病。
6、咳血难以控制,并伴全身其他出血者,应考虑全身出血病的可能,如血溢病、髓劳等。
7、百日咳为阵发顿咳,咳嗽剧烈时偶可引起咳血。
8、妇女在行经期间出现周期性鼻衄或咳血,称经行吐衄。
9、外伤损及肺络引起咳血,有明显的外伤史。
辨证论治:
一、风热犯肺证:咳嗽,喉痒,痰中夹血,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止咳。721、桑菊饮加栀子、藕节、茅根等。
二、燥邪犯肺证:喉痒咳嗽,痰中带血,月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生津润肺、止咳止血。720、桑杏汤加生地、藕节、茅根等。
三、肝火犯肺证: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面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清肝泻肺止血。951、黛蛤散合491、泻白散加减。
四、肺热炽盛证:咳血鲜红、量多,痰黄稠,身壮热,胸闷心烦,口渴引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干,脉洪数。清热泻肺止血。736、黄芩清肺汤加石膏、知母、茅根、仙鹤草等。
五、阴虚火旺证:咳嗽,痰少难咯,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滋阴降火、清肺止血。317、百合固金汤加减。
六、气不摄血证:咳嗽,气短懒言,痰中带血,神疲乏力,畏冷自汗,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弱。益气摄血。534、拯阳理劳汤加减。
其他疗法
一、单方验方:
1、白及粉5克,3次/日。
2、三七粉0.5克~1克,3次/日。
3、十灰散(丸)10克,顿服。
二、西药止血:维生素K3、K4、安络血、6-氨基已酸、止血环酸、止血敏等。
三、输血等急救:反复咳血不止,可行小量(50~100ml)多次输血;量多者(1次咳血>300ml),可试用人工气腹。如有手术指征者,可手术处理。咳血有窒息可能者,应迅速作气管插管或气管镜吸引,以清除血块。
四、常用止血中药:白茅很、藕节、仙鹤草、花蕊石、侧柏炭、大蓟、小蓟、紫珠、蒲黄、白及粉等,可在辨病、辨证基础上选用。
五、体针疗法:隔俞、孔最为主穴。风热加尺泽、合谷、曲池,用泻法;肝火加泻内关、太冲;阴虚,补复溜、太渊。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