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冯济相本草日记
冯济相本草日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256
  • 关注人气:4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气喘

(2023-06-03 14:07:55)
标签:

本草

古方

验方

分类: 内科

20.19气喘

慨述
哮喘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疾病,病者的气管因为发炎而肿胀,呼吸管道变得狭窄,因而导致呼吸困难。气喘是指呼吸困难,气息迫促的症状。多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邪热炽盛,痰饮停肺,肺肾气虚所致。除肺、心疾病常见气喘外,咽喉或胸廓的病变,温热类疾病,腹内肿瘤或积水等挤压,虚劳类、脱病类疾病等亦可见气喘。哮喘可以分为外源性及内源性两类
1.外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是患者对致敏原产生过敏的反应,致敏原包括尘埃、花粉、动物毛发、衣物纤维等等,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哮喘患者对上述各类致敏原都会产生同样敏感的反应,所以患者应该认清对自己有影响的致敏原。外源性哮喘的病患者以小童及青少年占大多数。除致敏原外,情绪激动或者剧烈运动都可能引起发作。
2.内源性哮喘:内源性哮喘患者以成年人和女性居多,病发初期一般都没有十分明显的病徵,而且徵状往往与患上伤风感冒等普通疾病类似,有时甚至在皮肤测试中也会呈阴性反应。一般来说,内源性哮喘对药物治疗并没有外源性哮喘般理想,而且即使经治疗后呼吸管道也不容易恢复正常。
临床对以气喘为主症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气喘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一、病性有实有虚,实者病势急骤,声高息粗;虚者病势徐缓,气短息弱。
二、气喘为肺系疾病的常见症状,如:
1、哮病、肺胀、肺热病、肺痈、肺水、肺衰、气胸等病,气喘常是其主症之一。
2、暴咳、久咳、肺络张、肺痨、肺痿、肺癌、尘肺等病,均可有气喘症状。
三、根据病情表现进行诊断思考,如:
1、发作性气喘,常见于哮病,必伴哮鸣。
2、劳作时发作或加重,或平卧时加重,常见于肺胀,或由心衰等所致。
3、气喘属吸气性困难者,多为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气喘属呼气性困难者,多为肺胀、肺痿、哮病等。
4、高热病人,一般都有呼吸迫促、息急气粗的表现。
5、呼吸深而规则,伴有鼾音者,常见于痰厥、“脏厥”、出血中风等。
6、胸腹内肿瘤等挤压而致气喘者,可有胸腹腔癌、瘤,气胸、悬饮、支饮、肥气、晚期益虫病、鼓胀等病。
7、某些中毒,如钩吻中毒、杏仁中毒、煤气中毒等,均可有呼吸困难而见气喘的症状。
8、咽喉病变或窒息时,亦可见气喘,应有咽喉部病变指征,或喉间痰鸣等症。
四、除常规检查外,胸部X线检查、血气分析、CO2结合力、血电解质测定等,多属必要。

辨证论治
一、风寒束肺证:咳嗽气喘,胸部胀闷,痰稀色白,头身疼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寒、宣肺平喘。339、华盖散加前胡、桔梗、半夏等。
二、寒饮停肺证:气喘咳嗽,或喉中哮鸣,痰液清稀多泡沫,胸部胀闷,恶寒怕冷,舌淡,苔白滑,脉弦。温肺散寒、化饮平喘。91、小青龙汤 加减。
三、表寒肺热证:气喘,咳嗽,胸部胀闷,息粗,鼻煽,咳而不爽,痰黄质稠,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黄,脉浮数。疏风散寒、清肺平喘。770、麻杏石甘汤加桑皮、前胡等。
四、痰热壅肺证:气喘息促,咳嗽,胸部胀闷,痰多粘稠色黄或夹血丝,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平喘。718、桑白皮汤 加减。
五、痰气互结证:咳嗽痰多,气喘息急,胸闷,喉间痰鸣,舌淡或稍暗,苔白腻,脉弦紧。化痰降气平喘。390、苏子降气汤  加减。
六、气郁伤肺证: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胸闷胸痛,咽中如窒,苔薄,脉弦。宣肺解郁、下气平喘。142、五磨饮子 加减。
七、肺气虚证:喘促短气,声低懒言,咳声低微,神疲肢倦,面色少华,自汗畏风,舌淡,脉弱。补气益肺平喘。428、补肺汤 加减。
八、肺肾气虚证:喘咳日久,动则更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神疲,自汗,肢冷,或有浮肿,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润,脉沉细。补肾益肺、纳气平喘。223、平喘固本汤 加减。
九、肺肾阴虚证:咳呛气喘,痰少质粘,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少或剥,脉细数。滋补肾阴、润肺平喘。25、七味都气丸 加减。
十、水气凌心证: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忡,畏冷肢凉,尿少,舌淡胖,苔白滑,脉弱而数。温补心肾,化气利水。619、真武汤 加减。

其他疗法
1、针炙疗法:可考虑采用割治疗法、敷贴疗法、针炙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等。
2、西药治疗:氨茶碱、喘定、胆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剂,常配合青霉素、链霉素,或红霉素、氯霉素联用。
3、常用中成药:海珠喘息定、止喘灵注射液、牡荆丸、金叶青兰片、艾叶油气雾剂、蛤蚧定喘丸、参蛤补肺胶囊、固本咳喘片,人参气雾剂等。
4、常用平喘中药:实喘如用白果、麻黄、苏子、杏仁、葶苈子、旋覆花、桑皮等;虚喘加用蛤蚧、人参、黄芪、胡桃肉等,可在辨病、辩证基础上选用。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咳嗽
后一篇:20.20咳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