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目盲

(2023-05-26 09:39:04)
标签:

本草

古方

验方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20.11目盲

慨述
目盲是指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的症状。气血瘀阻、痰热上壅、肝火亢盛、肝肾阴血亏虚等为常见病机。多因内障疾病以及眼的其他疾病所致,亦可因脑神病变等而引起。
临床若对导致目盲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目盲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一、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为主症。
二、根据眼科检查改变而进行诊断思考,如:
1、年高而睛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目盲者,多见于圆翳内障。
2、暴盲多见于眼底病变,根据眼底检查的改变,常见病有络阻暴盲、目衄暴盲、络损目盲、火郁暴盲、视衣脱离等。血灌瞳神之目盲则窥不进眼底。
3、黄液上冲、旋螺尖起、蟹睛病、正漏等病所见目盲,有相应的眼科特征性病理改变。
4、黑睛生翳膜,遮盖瞳神而致目盲者,检查有翳膜可见,其常见疾病有白膜侵睛、偃月侵睛、花翳白陷、凝脂翳、黑翳如珠、混睛障、宿翳等。
5、瞳神散大而混浊呈淡黄、淡绿、昏黑等色,视力下降者,多为黄风内障、绿风内障、黑风内障等病。
6、赤膜下垂、血翳包睛、风轮赤豆、瞳神紧小等,亦可影响视力,均有相应眼科特征病理征象。
三、根据病史、病情等进行诊断思考,如:
1、有体瘦、腹大、腹泻等症及夜盲等特点者,为疳积入目。
2、物损真睛、惊振内障、胎患内障等所致目盲,有外伤病史,或小儿初生即患病。
3、目盲有精神意识障碍者,多为脑系病变,如气厥。头部内伤、缺血中风等所致目盲,多为偏盲。
4、青盲、视瞻昏渺、高风内障等病,眼外观可无明显改变,以自觉症为主要诊断依据。
四、根据临床需要,可进行脑电图、脑血流图、脑部CT扫描等检查。
辨证论治
一、气滞血瘀证: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伴有头痛剧烈,眼球胀痛如针刺,入夜为甚,舌紫边有斑点,舌下静脉曲张,脉沉或涩。行气化瘀通络。715、通窍活血汤或340、血府逐瘀汤 加减。
二、肝火亢盛证: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胸胁满痛,头晕,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清肝泻火。(163十1)、化 肝煎 加减。
三、风痰阻络证: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眩晕胸闷,恶心呕吐,痰多,舌胖苔白滑或腻,脉滑。祛风化痰通络。362、导痰汤  加僵蚕、地龙、菖蒲、天麻、钩藤。
四、痰热蕴结证: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眩晕胸闷,痰多色黄,舌红胖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732、黄连温胆汤  加减。
五、气虚血瘀证: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病情迁延日久,视网膜血斑颜色暗滞,舌有瘀斑,舌淡胖,苔薄,脉细涩。益气活血化瘀。426、补阳还五汤 加减。
六、肝肾阴虚证: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眼干涩,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绛少苔,脉弦细数。滋补肝肾。71、大定风珠 加减。
其他疗法
1、体针疗法:常选睛明、球后、瞳子髎、承泣、攒竹、太阳、风池、合谷、内关、外关、太冲、翳风、足光明、命门、肾俞等穴位。
2、常用明目中药:密蒙花、木贼草、千里光、野菊花、谷精草、青葙子、夜明砂、望月砂、草决明等,可在辨病、辨证基础上选用。
3、常用中成药: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0神昏
后一篇:20.12耳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