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冯济相本草日记
冯济相本草日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256
  • 关注人气:4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神昏

(2023-05-25 07:55:21)
标签:

本草

古方

验方

分类: 本草

20.10神昏

慨述
神昏是指神识丧失,对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症状。轻者称晕厥或昏厥。常因痰浊、热毒、外伤、气血逆乱、阴阳衰竭及其他强烈刺激等,使神明失主所致。疾病过程中出现神昏或昏厥时,多为急危重症。神昏的深度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多种外感温热、疫病类疾病,各种厥病、脱病、痫病、中风、中暑、中毒、头部内伤、电击伤等,均可出现神昏或昏厥。
临床若对导致神昏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神昏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救治。

辨病思路
一、神昏指人事不省,意识完全丧失,时间较久而不易苏醒。其轻者为一过性短暂的意识丧失,称昏厥或晕厥。神昏及昏厥与痴呆、头晕、但欲寐、昏睡等有所不同,当予鉴别。
二、体检除脉象、血压、体温、呼吸等之外,应检查反射情况:
1、吞咽、咳嗽、角膜、瞳孔反射尚存者为浅度神昏;
2、角膜反射消失,瞳孔反射迟钝,病理反射阳性者为中度神昏;
3、瞳孔反射迟钝或消失,吞咽反射消失者为深度神昏。
三、根据神昏、昏厥发生的原因和经过等,进行诊断思考,如起病的急缓、有无诱发原因等。如:
1、有头部外伤、在暑热高温下劳作、暴遇寒冷、过饥过累等病史和诱因,而致神昏者,分别为头部内伤、中暑、冷厥、饥厥等。
2、因过量饮酒、食服毒物、吸入煤气等所致者,为酒厥、食物或药物中毒、煤气中毒。
3、因精神刺激或情志变动等引起者,常见于气厥、血厥、痰厥、中恶等病。
4、以往有风眩、肺心病、心系病、肝系病、消渴、肾水等病者,多为中风或脏厥,如心厥、肺厥、肝厥、肾厥、消渴厥等。
5、儿童出现神昏,多因肺热病、疫毒痢、暑温、春温等所致。
6、中老年人突然出现昏迷,多见于出血中风或缺血中风。
四、结合伴随症进行诊断思考,如:
1、伴高热、呕吐、抽搐者,多为温热、温毒类疾病,如春温、暑温、疫毒痢、肝瘟等。
2、突然昏仆伴口吐涎沫者,多为痫病。
3、头痛剧烈而神昏者,可见于春温、颅内痈、脑痨、脑瘤、瘴疟等病。
4、伴黄疸者,常见于肝瘟等。
5、伴发热、斑疹者,可见于麻疹重症、温毒发斑。
五、根据诊断需要,作有关实验室检查,以助鉴别诊断。可能系脑部病变引起者,可选作脑电图、脑血管造影、脑超声波、脑CT扫描等检查。

辨证论治
一、热闭心神证:高热,神昏谵语,面赤唇红,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或绛,脉滑数。清心开窍。813、清营汤送服 353、安宫牛黄丸 。
二、痰热扰神证:发热,神昏,口渴不欲饮,或烦躁不宁,狂躁妄动,咳吐黄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开窍。893、猴枣散加竹沥、姜汁等。
三、痰蒙心神证:神识朦胧,痴呆,嗜睡,甚则神昏,喉间痰鸣,或咳吐痰涎,苔白腻,脉沉滑。涤痰开窍。693、涤痰汤送服391、苏合香丸 。
四、瘀阻脑络证:神志痴呆、错乱,甚或昏迷,头部刺痛,或久痛不止,头晕目眩,健忘失眠,或面唇紫暗,舌暗或有斑点,脉弦涩。活血化瘀、开窍通闭。715、通窍活血汤加减。
五、暑闭心包证:神志昏迷或躁扰不宁,身灼热,口渴,息粗气喘,面赤,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沉实。祛暑开闭。353、安宫牛黄丸 或312、至宝丹 。
六、肠热腑实证:高热神昏,烦躁不宁,大便秘结数日不行,小便短黄,舌红绛,苔黄干,脉沉数有力。清热攻下、开窍通闭。74、大承气汤 送服312、至宝丹 。
七、浊毒闭神证:神识时昏时清,谵语,烦躁不宁,口气秽浊,舌暗苔灰腻,脉沉弦。解毒泄浊、开窃泄浊。747、菖蒲郁金汤加减。 
八、肝阳化风证:眩晕头痛,口苦,急躁易怒,突然仆倒神昏,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潜阳熄风开窍。830、羚角钩藤汤配服 312、至宝丹 。
九、内闭外脱证:神志昏迷,口开目合,二便失禁,肢厥,鼻鼾息微,面色苍白,脉微欲绝。开窍通闭、回阳固脱。329、回阳救急汤加减,配服 312、至宝丹 等。

辨证论治
一、宜采用持续吸氧等急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精神状态、面色等。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呕吐者,保持气管、食道通畅。
二、针灸疗法:
1、三棱针疗法:十宣、大椎、陶道刺血。
2、体针疗法:长强配大椎、陶道;人中、劳宫、涌泉;内关、中脘、丰隆、气海、关元、三阴交等。
3、穴位注射疗法:常用丹参注射液等,注射大椎、合谷、曲池等,0.5~1mL/穴。
三、常用中成药
1、邪热内盛而致者,常用玉枢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安脑丸等。
2、痰浊内闭所致者,常用猴枣散、苏合香丸、麝香注射液等。
3、久病体虚而致者,常用脑乐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人参汤等,
四、常用醒脑中药:苏合香、郁金、菖蒲、冰片、麝香、竹沥、姜汁等,可在辨病、辨证基础上选用,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9嗜睡
后一篇:20.11目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