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失眠
(2023-05-22 08:33:56)
标签:
本草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20.7失眠
慨述
失眠又称不寐。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症状。多因思虑劳神太过,气血亏虚,或因情志所伤,气机不舒,以及火热内扰、痰浊阻滞等,使阴阳不和,神气不宁所致。其常见于不寐、神劳、癲病、狂病、脏躁、脑络痹等脑系疾病,亦可因其他全身疾病引起。
临床若对导致失眠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暂以失眠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
辨病思路
一、失眠的表现不一,包括难以入睡(起始失眠)。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中间失眠),早醒(终点失眠),睡眠不深,亦有彻夜辗转难眠者。
二、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并有头晕健忘等症者,为不寐。
三、结合病史、病情等进行诊断,如:
1、失眠多与精神情志因素有关,有明显精神刺激原因导致者,常见于癫病、狂病、癫狂病、神郁等。
2、病久不愈,形体瘦弱而见失眠者,多属虚劳类疾病,如神劳等。
3、起始失眠多因思虑脑神太过引起,终点失眠常见于老年人,有脑络痹、风眩以及脏躁等病。
四、目前对失眠尚缺乏客观检查手段,临床可根据需要,进行脑电图、脑血流图等有关检查。
辩证论治
一、心脾气血两虚证:失眠易醒,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补脾益气、养血安神。230、归脾汤 加减。
二、阴虚火旺证:虚烦不眠,心悸不安,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盗汗,口干,舌红少津苔黄、脉细数。滋阴降火安神。728、黄连阿胶汤或111、天王补心丹 加减。
三、痰热上扰证:不寐,头重头晕,咳嗽痰多,胸闷,纳呆、心烦懊侬,口苦,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安神定志。781、清心涤痰汤或733、黄连解毒汤
加减。
四、肝郁血虚证:不寐,多梦,精神抑郁,喜叹息,面色淡白,容易疲劳,舌淡,脉细弱,疏肝理气、养血安神。923、酸枣仁汤
加柴胡、夜交藤、珍珠母等。
五、心虚神怯证: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养心安神。836、琥珀养心丹
加减。
六、瘀痰内阻证:不寐,头重昏蒙,胸闷痞胀,舌质紫暗,苔腻,脉沉滑。祛痰化瘀。287、加味四物二陈汤 加减。
七、肝郁化火证:不寐,不寐,性躁易怒,胸胁胀闷,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疏肝清热、解郁安神。219、龙胆泻肝汤
加减。
八、中焦不和证:失眠多梦,脘闷嗳气,腹胀不适,大便不爽,苔厚腻,脉弦滑。调中和胃。222、平胃散
加神曲、山楂炭、炒麦芽。
其他疗法
一、一般处理: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尽可能解除精神因素压力,正确处理各类矛盾,加强心理修养。
二、针灸部法:
1、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艾灸或毫针强刺。
2、艾灸中脘、足三里。
3、针刺后溪、申脉、神门、昆仑、百会、太冲、合谷;或针刺神门、间使、肝俞、脾俞等。
4、耳针疗法:取皮质下、交感、神门、心、肝、肾、内分泌。3~4穴/次,亦可配合贴敷王不留行籽。
三、推拿:取睛明、印堂、太阳、百会、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用点、按、抹、推、拿等手法。
四、常用安眠中药:朱砂、磁石、龙齿、琥珀、紫石英、茯神、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等,可在辨病、辨证基础上选用。
五、常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朱砂安神丸、安神补脑液、安神补脑片、脑乐静。眠安宁、甜梦口服液、刺五加片、复方灵芝片等。
六、西药治疗:
1、一般常用药有安定、利眠宁、多虑平、舒宁等,但不宜长期服用。
2、可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选用不同用药,如神情抑郁者可选用多虑平、阿米替林、丙咪嗪或泰尔登等;情志偏执者可服用氯丙嗪、奋乃静等。
七、失眠单方、验方。
1、交泰丸。每天二次,每次3克、早晚服。可治由于心肾不交,水火不能济济所致失眠。
2、灵芝15克、刺五加20克、五味子15克、煎口服。日1剂,半个月为一疗程,疗效显著。
3、珍珠层粉:每次2克、每日3次。适用于肝火旺者,或痰内内扰者。
4、安神补脑液:每次10毫升,每日2次,适用于心肾不足之不寐者。
5、柏子养心丸:每次9~10克、每日3次,适用于心气不足之不寐。
6、生地30克、黄精30克、玉竹30克、丹参30克、夜交藤30克、决明子30克、茯神15克、合欢皮15克、川芎10克、炙甘草6克、长灯心草子一束。水煎。每日二次温服。以午睡及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为佳,使用于不寐心烦者。
7、女贞子30克、酸枣仁15克、莲子10克、五味子10克、琥珀4克(吞)。水煎服,日1剂。分下午和晚上各服一次。结合针刺陶道穴,快速进针,深度为5~5.6厘米。不留针;每日上午1次,连续5次,适用于各型不寐证。在治疗期间,一般要求中午不睡。
8、丹参30克、三棱30克、木香15克、香附子25克、当归15克、栀子15克、水煎,日1剂。20日为一疗程。适用于各型不寐证。
9、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茯苓15克、丹参30克、炒枣仁3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30克、水煎,每日1剂,服法:下午和晚上先服第二道煎药,头煎药留在睡煎服。若早醒者,人睡前服头煎药,二煎药等醒来服。3日为一疗程,适用于各型不寐证。
10、当归20克、酸枣仁根皮20克、玄胡20克、何首乌15克、苦参12克、水煎浓缩,睡前半小时服,适用于血虚所致不寐者。
11、百合15克、党参15克、龙齿30克、浮小麦30克、琥珀3克、(吞),五味子6克、炙甘草,红枣5枚,麦冬(5~30克)。水煎,日1剂,分二次服,适用于心阴虚不寐者。
12、藕粉可治血虚失眠,睡前吃一小碗冲泡的藕粉。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