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4湿阻

(2023-04-19 08:54:16)
标签:

古方

验方

本草

分类: 内科

19.4湿阻

湿阻又名冒湿、伤湿。湿阻西医学所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湿阻病名首见于《中医内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时病论?秋伤于湿大法》:“冒湿之病,得之于早晨雾露,云瘴山岚,或天阴淫雨,晴后湿蒸。”
湿阻指因环境潮湿,湿邪侵及肺卫所致。以头身困重、酸楚,纳呆、脘痞等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

依据
1、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但以脾胃虚弱者易患。常发生于梅雨潮湿的季节,或久雨初晴之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
2、初起头晕蒙如裹,周身不适,四肢懈怠,脉濡缓。继而可出现身体困重,或周身酸楚不适。微热少汗,脘腹痞胀,纳呆,便溏,口渴不欲饮水。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缓。
3、可无明显体征,实验室检查亦可无异常发现。

辨证论治
一、湿郁卫表证:头身困重,脘痞腹胀,纳呆,不欲饮水,疲乏思睡,微有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苔白腻,脉缓。祛湿解表。954、藿朴夏苓汤 加减。
二、气分湿热证:身热不扬,肢体沉重疼痛,脘腹痞胀,纳呆欲呕,口腻不渴,或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化湿浊。48、三仁汤加藿香、淡豆豉。
三、脾虚湿困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肢体困重,脘腹痞闷喜揉按,纳呆,厌食油腻,大便溏薄或泻泄,舌质淡胖,脉濡缓。健脾渗湿。542、香砂六君子汤 加减。

其他治疗
1、饮食宜清淡,勿食生冷甘肥。
2、藿香正气丸,9克/次,2次/日。
3、针炙疗,腹胀可针气,炙神阙;四肢倦怠困重,针商丘、足三里。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9.3水痘
后一篇:19.5伤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