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54唇裂

(2022-05-18 08:43:04)
标签:

疾病

古方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16.54唇裂

唇裂又名唇燥裂、唇肿裂。唇裂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慢性唇炎。
唇裂之名出自《石室秘录》。
唇裂是因阴津亏损、血虚风燥所致。以口唇出现裂纹、疼痛渗血为主要表现的口腔疾病。

依据
1、可发生于上唇或卜唇,多在唇红部位。秋冬季节较多见。
2、唇部干燥,多有纵形皲裂,结痂,局部轻度肿胀,微痛,去掉痂皮后可引起出血。

辨证论治
一、风邪犯唇证:多见于秋冬季节。唇部肌膜皲裂,结痂,出血,妨碍饮食。伴皮肤干燥,咽干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干少津,脉浮数。祛风润燥。720、桑杏汤 加芦根、天花粉、麦冬。
二、胃热津伤证:唇部干燥皱揭,赤肿,伴口渴引饮,口臭,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清胃滋阴。815、清凉散合892、滋唇饮加大黄。
三、虚火灼唇证:唇赤,干燥皱裂,颧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虚烦不眠,小便黄,大便结,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472、知柏地黄汤 加玉竹、石斛、天花粉。

其他治疗
1、药膏疗,局部干燥者,用734、黄连膏,或450、青吹口散油膏,外搽患处,4-5次/日。
2、体针疗,地仓透颊车,复溜,1次/日,20次1疗程。
3、耳针疗或耳压疗,取口唇、交感、神门、肾上腺等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6.53唇风
后一篇:16.55唇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