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牙咬痈
(2022-05-08 08:40:35)
标签:
疾病古方 |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
16.44牙咬痈
牙咬痈又名合架风。牙咬痈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智齿冠周炎。
《尤氏喉科》:“牙咬痈,生于牙齿尽咬中,牙咬紧闭。”
牙咬痈是因热毒蕴结于真牙处,血败肉腐而成。以发热口臭,一侧真牙处牙龈(龈咬合处)红肿疼痛,张口困难,溃后溢脓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失治或误治,有可能并发16.45齿槽风.
1、多发生于18-30岁青壮年,主要发生在下頜。
2、病初起,真牙患处红肿疼痛,咀嚼食物时碰到肿处疼痛加重,并有牙关稍紧,张口轻度受限;2-3日后病情加重,疼痛加剧,连及咽喉,牙关开合不利,吞咽困难,病重者可有同侧腮颊肿胀,并有头痛发热,神情萎靡等症。
3、检查见真牙牙位不正或未完全萌出。患处牙龈红肿,覆盖于真牙之上,触痛明显,甚则龈齿间溢脓。
4、可有頜下臖核肿痛。
辩证论治
一、风热犯齿证:病初起,真牙处疼痛,患处龈肉微红肿,牙关微紧,口微干渴,舌质偏红,苔薄,脉浮数。疏风清热。940、薄荷连翘方 加减。
二、胃火燔齿证:真牙处疼痛剧,连及咽喉,牙关紧闭,吞咽困难,患处龈肉红肿,溢脓,口臭,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降火固齿。798、清胃汤或670、凉膈散加银花、七叶一枝花、乳香、紫花地丁、苦参。
三、湿热蒸齿证:真牙处疼痛剧,连及咽喉,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同侧腮颊肿痛,患处龈肉红肿、溢脓,头目眩晕,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清热祛湿。219、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地丁、苦参。
其他治疗
1、体针疗,取合谷、颊车、下关等穴,泻法,留针10-20分钟。
2、用黄芩、竹叶、白芷等量煎汤含漱,不拘时。
3、用双氧水或漱药液清洗患处牙龈,2-3次/日。亦可用3%双氧水冲洗龈袋,涂碘甘油入龈瓣内,1次/日。
4、肿连腮颊或颌下肿痛者,醋调860、紫金锭或357、如意金黄散外敷患处。
5、若已溢脓者,应切开排脓,并置引流条。
6、西医治疗,抗菌素肌注,待肿痛消失后,行牙龈瓣切除术或拔除病源牙。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