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咽喉菌
(2022-05-05 09:31:53)
标签:
疾病古方 |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
16.41咽喉菌
咽喉菌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咽喉部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与转移性多种类型。
《类证治裁》卷六有喉菌之名,“喉菌,因忧郁气滞血热,女人多患之。状如浮萍略高,面厚色紫,生喉旁……”。
咽喉菌指因气滞血瘁,痰浊邪毒凝结于咽喉,日久逐渐恶变所致。以咽喉疼痛不适,吞咽不利,咽部异物感,或咽喉局部有肿块,表面凹凸不平,其状如菌为主要表现的癌病类疾病。
依据
1、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多见。常有长期嗜烟酒史。起病较缓。
2、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或特异性症状。早期症状可有不同程度咽喉不适或异物梗塞感,或有声嘶,但常不为患者注意。待肿物逐渐长大,产生梗阻症状如吞咽障碍、呼吸困难等时,则病情往往已晚。
3、如肿瘤有溃疡坏死,则可出现咽喉疼痛,放射至同侧耳颞部,吞咽时加剧,可引起吞咽困难。多伴有咳嗽痰血。患者很快出现消瘦,表现恶病质。
4、咽喉检查见局部肿块表面不光滑,菜花状,或有溃疡及坏死,覆有假膜,易出血,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可出现颈部臖核肿大或远处转移。
5、咽喉部x线片、CT扫描显示肿块呈浸润性生长,可评估大小、范围及浸润情况。
6、活检可确诊。
辩证论治
一、瘀阻咽喉证:病变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有咽喉梗痒不适,肿块较局限,色暗红,无溃疡及坏死,舌质淡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涩。逐瘀利咽。343、会厌逐瘀汤加减。
二、痰毒壅喉证:咽喉有梗塞感,微痛不适,声音嘶哑,咳嗽痰中夹血,局部肿块突起,表面色淡,粘附分泌物较多,或有颈部臖核肿大,口淡涎多,胸闷纳差,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缓滑。祛痰理气解毒。849、蒌贝养营汤加减。
三、热毒攻喉证:咽喉梗塞而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失音,呼吸受阻,咳吐黄稠痰,夹有瘀血块,涎多,口臭,局部肿物高突,有溃疡、坏死及假膜形成,表面污秽,周围红赤较著,颈部恶核,口干烦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或红洚,苔黄,脉弦滑数。泻火解毒、清热祛腐。733、黄连解毒汤加银花、丹皮、赤芍、蒲公英等。
四、正虚毒恋证:肿块已切除,或已行放疗、化疗,咽干口燥,饮水不止,微有痛感,吞咽不利,局部干红肿胀而少津,痂皮较多,粘膜多绉折,神疲乏力,头晕眼花,纳差自汗,咳嗽间作,时有痰血。扶正解毒。314、托里消毒散加减。
其他治疗
1、多宜手术治疗。一旦确诊,应尽早考虑手术。如合并感染较重者,宜适当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
2、肿瘤分化程度低或为全身性病变的局限型,宜予化疗、放疗或采用局部动脉灌注化疗。
3、肿瘤切除或放、化疗后,宜配合局部用药,包括鼻腔滴用润滑剂、含漱、含药、喷药、吸入疗法等,参照16.30乳蛾与16.31喉痹。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