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鼻窦痰包
(2022-04-19 08:43:20)
标签:
疾病古方 |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
16.25鼻窦痰包
鼻窦痰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鼻窦囊肿。
《外科正宗》:“痰包,乃痰饮乘火流行,凝舌下,结而匏肿,绵而不硬。”此处乃借用其名于鼻窦的相似性质病变。
鼻窦痰包指因湿热痰浊蕴结,熏蒸头面鼻窍所致。以鼻塞,嗅觉障碍,头昏胀闷,鼻内泌出蛋清样涕,或按压局部胀痛不适等为主要表现的鼻部痰包类疾病。
依据
1、男性易发病,以青、中年人居多。
2、发于筛窦者最多,其余依次为额窦、上颌窦、蝶窦。
3、囊肿长大后,可累及邻近鼻窦,并可侵犯至对侧窦腔,病情进展缓慢,但呈进行性加剧。
4、常有鼻塞、流涕、嗅觉障碍等症状,或有反复单侧鼻溢淡黄色水样涕表现。部分患者早期可有眼球外移、复视、眼痛、流泪等症,甚者可见突眼、视力障碍、头痛等症。
5、额、面部逐渐膨隆,压之有如破蛋壳或乒乓球样感觉。
6、鼻腔检查可见其顶壁或外侧壁隆起,鼻腔膨隆处穿刺可抽出淡黄色囊液。
7、鼻窦X线或CT扫描,可显示囊肿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
辩证论治
一、痰聚鼻窍证:鼻通气不畅,常有粘性涕,鼻腔顶或侧壁突出,頟与面部隆起,压之有乒乓球样感,可兼身倦体重,头晕胀而沉,咳吐稀痰,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缓。祛风化浊通鼻。282、加味二陈汤加减。
二、痰热犯鼻证:鼻塞,时流黄浊涕,鼻腔顶、侧壁膨隆,粘膜色红,鼻腔有脓性分泌物,额、面部隆起,可有压痛,头胀头痛,流泪,咳吐黄痰,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数滑。清热化痰通鼻。 732、黄连温胆汤加减。
其他治疗
1、确诊后,择时手术摘除。也可行窦内窥镜下摘除手术。
2、合并感染者,应予抗菌消炎药物。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