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20鼻窒

(2022-04-14 08:35:36)
标签:

古方

疾病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16.20鼻窒

鼻窒又名鼻塞、鼻齆、齆鼻等。鼻窒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慢性鼻炎。
鼻窒之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小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鼻窒。”
鼻窒是指脏腑虚弱,邪滞鼻窍所致,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交替鼻塞,反复发作,下鼻甲肿大为主要表现的鼻病。

依据
1、男性患者多见,小儿尤易患病。病程较长,常有伤风鼻塞反复发作史,或长期滴用鼻粘膜收缩剂病史。
2、主要症状是久患鼻塞。可分为单纯性与肥厚性二型。单纯型者呈间歇性和交替性鼻塞,具有动轻静重、热轻冷重,昼轻夜重等特点。肥厚型表现为持续性鼻塞。
3、鼻分泌物增多,嗅觉严重减退,或有头痛,鼻塞久而甚者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乏、失眠、耳鸣、耳内闭塞感等症状。
4、检查可见鼻粘膜充血肿胀,光滑湿润,触之柔软,对1%麻黄素溶液的收缩反应良好,鼻底积有粘性分泌物。肥厚型者则见鼻粘膜暗红肿胀,下甲表面凹凸不平,甚则呈桑椹状,触之韧性大对麻黄素收缩反应差。

辩证论治
一、肺虚邪恋证:间歇性、交替性鼻塞,时有粘白涕,鼻粘膜肿胀,色淡而光滑,收缩反应较好,可兼见头晕沉重,面色不华,易汗,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缓弱。补气祛邪、疏风通鼻。880、温肺止流丹加减。
二、气虚鼻窍失充证:鼻塞涕粘,时轻时重,嗅觉减退,鼻粘膜肿胀,色淡,纳差,便溏,倦怠乏力,舌苔薄白,脉缓弱。益气煦鼻。423、补中益气汤加苍耳子、藿香、车前草。
三、肺热熏鼻证:鼻塞呈间歇性,鼻粘稠色黄,头胀痛,嗅觉减退,下鼻甲粘膜红肿,咽干痛,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清热宣肺。385、苍耳子散加菊花、桑叶等。
四、气血瘀滞鼻窍证: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鼻音甚重,涕粘白或黄,鼻甲肿硬坚实,表面凹凸不平如桑椹,或呈息肉样变,收缩反应差,或有头痛失眠,舌暗红或有斑点,脉弦细。祛瘀通鼻。322、当归芍药汤加桃仁、红花、昆布等。

其他治疗
1、可间断应用0.5%-1%麻黄素溶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溶液滴鼻,以改善鼻腔通气,增进引流。
2、长期滴用鼻粘膜收缩剂引起者,应停用收缩剂,可予生理盐水(或加适量ATP溶液)滴鼻,促进鼻粘膜纤毛功能的恢复。
3、复方鹅不食草液、辛荑滴鼻液等交替应用,也可通鼻利窍。或以鹅不食草(95%),樟脑(5%)共为细末,每次以少许吹鼻,或薄包裹塞鼻,或猪牙皂角(去皮、弦、子)适量,为细末,吹入鼻中。
4、鼻粘膜肿胀甚者,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作下鼻甲注射。
5、鼻粘膜肥厚明显者,可用内痔散作下鼻甲注射(加等量1%利多卡顺),或行下甲粘膜电凝术,亦可行下甲微波治疗。
6、双侧迎香穴电疗,或配合局部超短波,红外线理疗。
7、常于鼻周穴位作按摩疗法。
8、一般治疗不能缓解症状者,可行下鼻甲骨切除、下甲部分切除等手术疗法。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6.19伤风鼻塞
后一篇:16.21鼻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