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伤风鼻塞
(2022-04-13 08:17:48)
标签:
疾病古方 |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
16.19伤风鼻塞
伤风鼻塞又名伤风。伤风鼻塞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急性鼻炎。
伤风鼻塞病名正式见于《医林绳墨》卷七,谓:“又有触冒风邪,寒则伤于皮毛,而成伤风鼻塞之候。”《诸病源候论·解散病诸候》中有“解散鼻塞候”,曰:“肺主气,开窃于鼻,其冷滞结,气不宣通,故鼻塞。”
伤风鼻塞是指因风寒或风热之邪壅塞肺系、犯及鼻窍所致。以鼻塞、流涕为主要表现的鼻病。易并发16.5耳胀,16.6耳闭,16.7脓耳,16.23鼻渊等病
依据
1、全年可发,但多见于秋季和冬春之交,气候变化不定的季节最易发病。起病急,病程较短。
2、初起自觉鼻腔异样感觉,鼻咽干痒,喷嚏常作,鼻粘膜潮红肿胀而干。多伴有畏寒、头痛、全身酸胀,食欲减退等症。
3、继之出现鼻塞,流多量清稀涕。鼻粘膜红肿明显,鼻底有多量粘液性分泌物。可伴有发热、咽痛、头痛、周身酸楚等症,小儿可现高热。
4、后期鼻塞加重致张口呼吸,流脓涕。鼻粘膜红赤肿胀明显,鼻底少许脓涕较多。可伴有咽痛、咳嗽、耳鸣等症。
辩证论治
一、风寒袭鼻证:鼻塞、喷嚏,流涕清稀,鼻音重,遇风寒则加重,鼻粘膜红肿不甚,鼻腔内分泌物较清稀,伴有恶寒,或有轻微发热,周身不适,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寒通鼻。86、川芎茶调散加苍耳子等。
二、风热犯鼻证:鼻塞,声音重浊,鼻气热,涕粘色黄或白,鼻粘膜红肿较甚,鼻腔内积有粘脓涕或脓性涕,可有发热、头痛、咽痛、咳嗽不爽、口微干喜饮等症,舌尖红,苔黄白或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解毒。385、苍耳子散 合 766、银翘散加减。
其他治疗
1、通利鼻窍可选用1%麻黄素,或呋麻滴鼻液,2%链霉素滴鼻液,复方鹅不食草液等滴鼻,每次每侧2-3滴,维持鼻腔通气与引流。小儿宜用低浓度(0.5%)麻黄素溶液。
2、可选用银翘解毒片、感冒清、感冒通、康泰克等药口服。
3、适当配合用抗生素,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可针刺迎香、印堂、合谷、太阳、风池等穴。鼻塞流清涕,艾炙迎香、上星。
5、辛夷研末,每次少量,吹入鼻中,2-3次/日。
6、薄荷、樟脑蒸汽吸入,1次/日。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