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耳眩晕
(2022-04-05 08:23:10)
标签:
疾病古方 |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
16.10耳眩晕
耳眩晕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梅尼埃病。
耳眩晕是因邪犯内耳,或脏腑虚弱,内耳失养,或痰浊水湿泛溢内耳所致。以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
依据
1、突发性眩晕,伴耳鸣、耳聋、耳闷。常以耳鸣为先兆,随之耳聋、眩晕。眩晕多为旋转性,动则更甚,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或血压下降,但神志清楚。
2、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突然消失或逐渐减轻。可一日发作数次或数年乃至终身发作一次。间隙期一般无症状或有听力障碍,多次发作后,间歇期耳聋逐次加重。
3、鼓膜正常。
4、有时可查见自发性眼震,呈水平型,方向不定。
5、听力检查呈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典型者为上升型曲线,多为一侧性。重振试验阳性,声反射有重振现象。
6、前庭功能检查,早期反应正常或敏感,反复发作后则反应降低,可出现向对侧的优势偏向。
7、发作时甘油试验阳性。
辨证论治
一、风痰上扰证:眩晕剧烈,头脑胀重,胸闷不舒,恶心,呕吐清水,痰涎多。并见心悸,纳呆,腹胀,倦怠乏力等症。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或滑。豁痰熄风。276、半夏白术天麻汤加泽泻、桂枝、藿香。
二、痰蒙清窍证:眩晕,头胀,胸闷,恶心,呕吐剧,腹胀纳呆,倦怠,舌质胖,苔腻,脉滑。祛痰化浊、降逆止呕。882、温胆汤 合 777、旋覆代赭石汤加白术、泽泻、钩藤。
三、阳虚水泛证:眩晕,恶心,呕吐清水,心下悸动,耳内胀满,面色觥白,冷汗自出,或背冷如掌大,舌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迟缓。温阳利水。619、真武汤加泽泻、桂枝、巴戟天、代赭石。
四、肝阳上亢证:眩晕多因恼怒而致,多有明显眼震,头痛,耳胀,恶心,呕吐苦水,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燥易怒,胸胁苦满,少寐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平肝潜阳。114、天麻钩藤饮
加玄参、生地、槐花、珍珠母。
五、心脾两虚证:眩晕时作,耳鸣,听力下降,夜寐不宁,心悸,倦怠,纳差,舌质淡,脉细缓。补益心脾。230、归脾汤加天麻。
六、肝脾两虚证:眩晕时作,头昏眼花,耳鸣,听力下降,倦怠,食少腹胀,舌质淡红,脉弦细缓。补益肝脾。31、八珍汤
加沙参、枸杞、柴胡、郁金、天麻。
七、肝肾亏虚证:眩晕屡发,耳鸣,鸣声尖细,入夜为甚,耳聋重。精神萎靡,记忆力差,腰膝酸软无力,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滋补肝肾。397、杞菊地黄丸加何首乌、白芍、牡蛎、磁石、五味子。
八、肾阳虚证:眩晕屡发,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无力,面色淡,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夜尿多。温补肾阳。478、金匮肾气丸
加减。
其他治疗
1、仙鹤草100克,水煎,分两次服,1剂/日。
2、眩晕发作时,以艾条悬炙百会穴至局部灼热痛感,或直接炙30-50壮。
3、西医主要有药物综合疗法,一般采用镇静剂,血管扩张剂,脱水剂,以及神经营养药等;封闭疗法,非特异性脱敏疗法,链霉素疗法,手术疗法。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