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耳廓痰包
(2022-03-29 09:06:51)
标签:
疾病古方 |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
16.3耳廓痰包
耳廓痰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痰包之名出自僵中医高校函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教》。
耳廓痰包是痰湿阳滞耳廓而致。以耳壳局限性肿胀,皮色稳定,按之柔硬,不痛或微痛为首要体现的痰包类徐病。
依据
1、病变多位于耳廓中侧凸里,多为单发。青壮年为多。
2、多为偶尔发现,痰包小者无任何症状,稍大年夜者可有患处微胀、微痛或麻木感。
3、痰包呈半球形隆起,界线清楚,皮肤光华正常或微白,触之如按皮球,脱刺可抽出淡黄色清液。
4、治疗不完全可反复爆发。
5、处理不当,痰包染毒化脓,可发生16.4断耳疮。
辨证论治
痰热内扰证:耳廓痰包肿突,微胀,有麻木感,无痛或微痛,肤色稳定或微白,按之硬,脱刺可抽出淡黄色清液,舌质红胖,苔白黄腻,脉滑。清热化痰。282、加味二陈汤加白芥子、枳实、丹参;有麻木感加僵蚕、路路通、丝瓜络。
其他治疗
1、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出痰包内液体,然后采用加压包扎(以沙布卷成适当大小,压包块处48-72小时),亦可配合外敷、磁疗、炙法等。
2、醋调348、冲和散,或季德胜蛇药敷患处,并不时以醋湿润。每日换药1次。
3、磁穴疗,以两块磁铁片,异极相对贴敷痰包处,包扎固定。
4、以艾条悬炙包块处,至局部出现灼热疼痛感,1次/日。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