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一个把瓷片贴在心上的国家 Day8(李总)

葡萄牙----一个把瓷片贴在心上的国家
难得一睁眼便是朝霞满天
我们告别巴塔利亚,驱车35分钟去托马尔看和托马尔基督教女修道院(Convent of Christ in Tomar),又称骑士城堡。
骑士城堡位于托马尔古镇老区西面的一座小山上,十六边形的、类似大碉楼的骑士礼拜堂面朝堡内最大的一片花园,之所以说它稀奇珍贵,一来是因为它是圣殿骑士团在当地留下的最精彩的建筑,二则它是现在所剩不多的拜占庭式的建筑精品。
《达·芬奇密码》中频繁提到,圣殿骑士团因为崇拜圣杯,从而将他们的教堂和礼拜堂都修成圆形,托马尔圣殿骑士团礼拜堂的十六边形就非常接近圆形。
建造这样的城堡需要很多钱,而最开始以贫穷为标志的圣殿骑士团是如何发迹的呢?圣殿骑士团的发迹史要从获得罗马教廷的支持开始。1129年,为了和各国国王争夺人力资源,教皇宣布圣殿骑士团直属于他的领导。这样,骑士团不仅具有免税权,还可以在其封地上收取“什一税”。“什一税”是源起于旧约时代,由欧洲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一种主要用于神职人员薪俸和教堂日常经费以及赈济的宗教捐税,这种捐税要求信徒要按照教会当局的规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业之用。由征收什一税而建立的制度亦称什一税制,简称“什一税”。此外,骑士团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前往耶路撒冷的欧洲朝圣者,具体措施主要是“组团”。组团并不收团费,但朝圣者都乐于将随身的钱财托付给骑士团管理,到达圣地后再凭单据从骑士团取回,返程亦如此。骑士团虽然不收手续费,但由于朝圣者在朝圣路上的死亡率很高,于是,就如“二战”时死亡犹太人的存款肥了瑞士银行一样,骑士团也在有意无意中得到了很多的钱。而朝圣者在了却心愿后,往往还会把钱财捐给骑士团。骑士团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更开始有意识地从事金融和商业活动,渐成巨富。
另一方面,骑士团在与异教徒的战争中也获益不小。圣殿骑士团之所以在托马尔这个小地方有重要据点,是因为葡萄牙国王阿方索曾经邀请一群十字军军人帮他攻打里斯本的摩尔人。得手后的国王阿方索就把托马尔封给圣殿骑士团做领地,财大气粗的圣殿骑士团除了盖房,还赞助葡萄牙的航海事业,使之成为殖民时代的海洋强国。
12世纪末期,圣殿骑士团在托马尔城堡内修建了小祈祷室,又以祈祷室为核心而扩建了一座修道院,用来作为圣殿骑士团征服历程的象征。后来,在与埃及的萨拉丁和成吉思汗长孙拔都的战争中,圣殿骑士团人员消耗极大,军事力量逐渐式微。有钱但丧失防御力量的组织很不幸地被其重要债务人、号称“美男子”的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盯上了。在1307年10月13日这个“黑色星期五”,腓力四世下令在法国各地同时逮捕圣殿骑士团成员,然后对他们严刑审讯,火刑处死,没收财产。1312年,腓力四世又逼迫教皇克雷芒五世宣布圣殿骑士团为异端,予以解散。当时的葡萄牙国王将托马尔的骑士团资产划归葡萄牙的耶稣会管理,而原先为象征骑士团征服历程所建的修道院也改成了一座女修道院。
在其后的岁月里,修道院又不断被扩建。现在,它至少有6个回廊院,依不同的建设年代而风格各异,兼有哥特、曼努埃尔、文艺复兴等风格。这样的历史和艺术叠加,使这座修道院成为葡萄牙国宝,它的古老和丰富让人目不暇接。
谷歌地图上可以看到6个回廊院落
谷歌地图上可以看到6个回廊院落
城堡
骑士城堡
手机大片之美女如云
手机大片之美女如云
南门上方的装饰
门拱上刻有身穿斗篷的St.Jeromen骑士像,极致精美。
这些被严重烧毁的建筑最初是皇家营房
公墓回廊

公墓回廊
曼努埃尔式教堂 Manueline Chuch”最早建于16世纪初
圣骑士礼拜堂
圣骑士礼拜堂
始建于1550年的大回廊 Great Cloister
reat Cloi
大回廊 Great Cloister
大回廊上的平台
乱穿衣
有朋友评价:“不带这样的,看罗总捂得多严实,下次不和某人合影”。辛亏我们不是靠颜值吃饭的,否则得多心机啊?
层层叠叠的院子
输水渠
修道院的西面有一条长龙般的高架输水渠,从田野尽头直抵修道院。即说骑士、修士们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很高,本来山下有一条属于特茹河水系的河流,但城堡里的人坚持要喝山泉水,于是这条水渠应运而生。这条水渠修得很漂亮,下层是尖拱,上层是圆拱,既有变化,又有韵律。
这张照片是离开城堡一段距离拍摄的。在空旷的土地上,绵延不绝的输水渠愈发显得宏伟壮观。惊讶于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讲究到奢侈?在那样的年代,修建这样的输水渠应是相当耗费财力物力人力吧。
下午一点半我们离开骑士城堡,去往比索达雷加。途中我们过科英布拉而不入,在梅阿利亚达Mealhada的Pedro dos Leitoes去吃著名的烤乳猪。
Pedro dos Leitões餐厅
这顿大餐是团长蓄谋已久的。开始听团长念叨要吃烤乳猪,我还私下嘀咕,难道广东的烤乳猪还没吃够吗?还不够好吃吗?要跑到葡萄牙来吃?不是说在国外不要点猪肉吗?不是说外国人做的猪肉要多难吃有多难吃吗?
落座Pedro dos Leitões的时候已经过了午餐的时间,餐馆大堂里依然人满为患。通常我们旅行都是每日只吃早晚两餐,中午为了省时间省钱是不吃饭的。今天的饭按照时间算应该是“迟到的午餐”,理论上大家并不饿,实际上我们不客气地践行了“光盘”运动。
团副罗总是理论上的美食家,经常用米其林餐厅的标准来点评美食,用我们耳熟能详的“值得专程前往”来评价这顿烤乳猪,应该不算过誉。比
(一星表示该餐馆在其类别中表现出色,提供了高标准的料理,是旅途中顺路经过时很好的用餐选择。
二星表示杰出的料理,厨师的用心以及技艺呈现与菜品之中,值得在路途中绕路前往用餐。
三星则是奖励给超乎寻常的料理,顾客吃得极其满意,往往能获得上等享受。一流食材精准的烹饪出的独特的菜色,值得专程前往。)
酒店专供的红酒
葡萄牙烤乳猪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罗马帝国,有具体记载的是1743年,那时Mealhada的两家修道院共同写了一本菜谱,其中就有关于烤乳猪的详细记载。1949年,Pedro dos Leitões开始售卖Bairrade式烤乳猪,是Mealhada第一家专卖烤乳猪的餐厅。火爆的生意让这里的人们争相效仿,至今已有数十家专售烤乳猪的餐馆,终于将烤乳猪发展成为当地著名的美食,蜚声国内外。
有别于中式烤乳猪,葡式烤乳猪用橄榄油、葡萄酒、黑胡椒、百里香、大蒜等食材制作的调味汁进行腌渍,烘烤的过程中在表皮涂以橄榄油,上桌时豪迈地切成大块,皮香肉嫩,香气袭人。口味上感觉比广东烤乳猪更入围、更具层次感,香浓的鲜胡椒浇汁把味觉享受推向巅峰,是葡萄牙实至名归的一道代表性美食。
风卷残云、酒足饭饱,我们继续北上,赶往Casa de São Domingos酒店。
过道
走道
客厅
客厅
客房
我们受邀品尝了葡萄牙著名的波特酒,几个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酒,觉得味道太甜了,不是大家味蕾所熟悉的味道,所以浅尝即止。
波特酒(PORTO)是一种酒精加强葡萄酒,在葡萄汁发酵没有结束前加如葡萄蒸馏酒精,酵母在高酒精(超过15度)条件下就会被杀死,而波特酒中的酒精度17%——22%左右的。由于葡萄汁没发酵完就终止了发酵,所以波特酒都是甜的。
女主人很热情,用爽朗的笑、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偶尔蹦出的英文单词和我们交流。她看我们很想想讨教的样子,就说让我们稍候片刻,召唤她老公(她不会说这个词,用手挽手表示亲密关系)过来帮我们,他会说英语。
我们在房子里参观拍照,坐在在客厅里喝茶聊天,看着他们家里用心布置的每一个角落,欣赏每一件精心挑选、用心摆放的饰品,坐在暖暖的壁炉旁边,享受家的温馨与温情。
男主人了解了一下我们的计划,给了他的意见。乘船观看杜若河谷两岸的风光,原本是这里游览的经典项目,可惜天气预报明天是阴雨天气,不是观景的好时机。听说我们想去参观酒庄,推荐了一家相他熟的给我们。
客人不多,房子很安静,无边的静默黯然涌入,人也沉入了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