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能源车专题:纯电动汽车为什么有人不愿买
(2022-10-08 07:50:50)
标签:
新浪新能源车专题:纯 |
分类: 隐形哲学 |
新浪新能源车专题:纯电动汽车为什么有人不愿买
燃油车和电车也是一样道理,盲目追求高续航里程,其实虚高的里程往往也是派不上用场的,反而会牺牲汽车的安全性和其他一些性能体验。根据汽车研究机构在一二线城市车主统计的数据,在乘用车市场,汽车作为代步出行工具,90%以上的车主,每天出行都在100公里以下;80%以上车主每天出行在50公里以下。
按照这个出行里程,少部分用车频繁和特殊职业的车主,比如出租车司机等,每天的出行里程才会达到200-300公里,即使应对小概率的突发出行里程需求,200-300公里的不够用,那么400-600公里的也够用了,只有极个别汽车发烧友才会追求,完全脱离实际需求和突发状况需求的续航里程,这已经偏离汽车驾驶工具的基本产品属性了。
现在无论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的一般续航里程都在500-600公里和600-700公里区间,这也是汽车市场的主流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只是改变了能源驱动模式,它本质还是成熟的汽车产品,续航里程和充电问题其实不是新能源汽车本身的问题,这个质疑其实不过是转移焦点了。
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汽车,其实解决能源补给和续航问题的,根本在于能源需求侧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充电基础设施的覆盖才是解决新能源充电续航问题的关键。
现在我们质疑新能源电动车的充电续航问题,其实燃油车也一样经历过,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的汽车加油站,普遍都是外资,那个时候哪怕只是少量燃油汽车,加油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1949年以前,我们的加油站只有100多个,其中大部分还是外资创办的,比如上海的第一座加油站就是美孚建造的。
在我们还没有脱离贫油国那段时间,汽车产业和加油站建设都是停滞的,直到1959年大庆油田的出现,我们也跻身产油国之一,汽车产业和加油站才开始发展起来,但那个时候汽车需求市场小,产业规模也小,加油站建设也十分缓慢,近20年时间,我们的加油站也没有突破20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