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海俊彦》:想起了梁思成林徽因

(2023-06-14 12:00:13)
《学海俊彦》:想起了梁思成 林徽因  

一提起梁思成和林徽因这一对伉俪学人,禁不住心潮起伏,眼眶发热。是啊,在民国年间中国社会、民间如此动荡、动乱之时,还有多少知识分子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条件,回来为这个战乱苦难的国家服务?数不胜数,可以列出成百上千上万有名有姓高级知识分子名单,这其中在欧美等国留学回来约有上千人吧!让我们列出部分学者的名字: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胡适之、蒋梦麟、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冯友兰、叶企孙、饶毓泰、赵忠尧、严济慈、罗家伦、吴 宓、钱锺书、竺可桢、胡先骕、王世杰、萨本栋、茅以升、张元济、朱家骅、吴有训、汤用彤、吴大猷、李四光、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翁文灏、曾昭抡、贝时璋、童第周、杨树达、柳诒徵、陈 垣、梁思永、钱端升、萧公权、马寅初、陶孟和、蒋廷黻,等等。这些人大多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在民国国家动乱时代,完全可以在国外做研究工作,可家国情怀驱使他们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科研条件,义无反顾回国报效国家。这也正是他们的可亲可爱可敬之处。
2019年在四川峨眉山疗养后,与夫人一起南下宜宾,在长江南岸参观了心仪已久的历史文化名镇——南溪李庄。之所以心仪李庄,是因为在抗战时期,这里不仅有同济大学的广大师生,有中央研究院博物院筹备处,有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有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有中国营造学社和他们最重要的学术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当我们跟随导游一处处参观李庄民国学者在长江边艰苦治学的史事时,时常心潮起伏,眼眶发热。是啊,为什么在这么动乱的年代、这么艰苦的环境中,这批历史学人们怀着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能孜孜不倦、惮精竭虑治学于不辍。这是何等可贵的民族精神,这是何等可贵的家国情怀,这是我中华民族累经磨难而不倒最重要的文化基因。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是民国时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不竭思想动力,也是今天这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应该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
梁思成、林徽因是那个时代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之所以在国家多难、救亡图存矢志不移致力于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他们就是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们把自己的毕生献给了祖国,这种家庭文化背景影响,是其子女们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他们独立自主奋斗一生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救亡图存,从来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那个时代,无数知识分子奔走呼号、摇旗呐喊、孜孜办学,是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国家存,才能家庭存;有国家,才能有个人的道理。所以才有那么多吃苦耐劳的人,那么多敢于拚命的人,那么多敢于流血牺牲的人,这是时代所然,社会所然。有道是”时势造英雄“,”时代出豪杰“,这批被民主思想、共和思想、科学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把自己的所学、所爱都献给了这个国家,他们那个时代书写出了自己的风流和华章,是彪炳史册的,是永远不朽的。
当我们今天再次走在李庄千年来的青石路面上,再次矗立长江边倾听着那千年不息的波涛声,我们仿佛以又看到梁思成、林徽因他们在李庄郊外的上坝月亮田、在板栗坳孜孜研学的身影,让我们永远记住南溪李庄当年上万名学人们在此艰苦奋斗生活的光辉岁月。我们今天追忆和愐怀他们,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民国学人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激励我们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我们脚踏实地、 踔厉奋发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2023年6月15日于乌鲁木齐新泉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