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2023-06-14 09:04:10)
标签:

转载

 

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家教故事: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有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家教分析:面对翻墙的徒弟,常见的的做法是依规惩罚,徒弟则会感到自己做了错事和将要受到惩罚而害怕、无地自容,而老禅师则一反常态,即没打也没罚,甚至连批评也没有,也就是说没有进行任何常规教育,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可以想见,小和尚当时的心情会是多么的懊悔、激动、感激、敬佩。不打、不罚、不批评、态度平静就显示出老禅师高深的教育涵养,一句“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更是超凡脱俗,以宽容和爱潜移默化地育人,一般人想不到,一般人做不到。面对这样的小徒弟,老禅师采取宽容态度比严厉处罚会更有教育效果。打骂、惩罚只能征服人的躯体,只有爱和宽容才能赢得人心。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也认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家教启示:作为家长,从故事《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中得到的启发应该是,在孩子犯错感到非常愧疚、无地自容、压力山大、无助时,开导孩子知错就改,引以为戒就是了,要平静地给孩子以心理支持,尽力避免穷打猛追,这样做孩子会非常感激,非常有利于孩子改正错误,这里的平静很重要,往往不容易做到。在这一点上,人们熟知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也为家长树立了光辉榜样,广大家长在学习故事《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的同时,也有必要经常认真学习《四块糖果》的故事

陶行知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看见一个男生用砖头打一个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办公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时,该同学已在其等候。陶行知就从口袋里掏出了第一块糖果,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采取这种方式呀!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了,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相反的,现实中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犯错不分青红皂白、不做深入细致了解、不帮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方面,不给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支招,只知道一味地暴跳如雷、怒不可遏、厉声呵斥,扮演魔鬼角色,孩子就会感到压力更大,很长时间走不出犯错的阴影,严重时有可能把孩子逼上破罐破摔甚至走极端的歪路,百害无一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