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心得】《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

(2022-07-28 10:40:40)
分类: 读书心得

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

澄阳小学汪成瑶

该书系统的介绍了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回答了音乐与生活、社会需求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指出了学习者的需求,明确了艺术教育专业人士的职责。通过本书的阅读,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教学、掌握学生心理。下面就从学生的角度谈一些浅显的读后感。

1、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决定权

  好的课堂管理靠的不是简单的奖惩手段,良性课堂管理需要建立适度的课堂活动,以及设计、布置教室,从而制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和保证学生的安全,同时还要设计与创造一个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尊重他人和大胆尝试的学习环境。调查表明,如果学生对学习过程拥有一定的决定权,学习效果就会更加显著,他们对所学内容也会更加关注。

2、要把握学生的感知

  如今音乐教育领域已经将重心由“以孩子个人成长为中心”转向“学科--学习者为中心”,将音乐视作一门值得学习的科目。而每个学生的人生历程都不一样,如果不掌握大多数学生的典型感知特点,不能细致的了解学生,我们就无法领会每个学生的特质,因此就无法在美术教育中助孩子一臂之力。因此我们要对学生的情感以及心理健康进行研究,结合学生的特殊需求,营造一个学习氛围,让孩子最大限度地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成功。

3、要采用多元评价方法

  音乐课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思维来探索有意义的主题,如关键概念、核心问题、源话题等。要达到这样的思维,需要教师通过班评价来强化,将基础概念、考核作业、标准和准则联系起来。教师要用学生所懂得的措辞来布置考核作业,用符合学生年龄的语言进行撰写或传达。除了要用良好的程序、健全的纪律、公正的惩罚应对绝大多数的管理问题,还需要用民主学习环境管理计划来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

   音乐教学不能只是唱歌听音乐,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利用音乐世界来洞察世界。要让学生从习以为常、安然自在的领域进入到全新的、未知的境界。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将自己当成一名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成为学生构筑世界理解的引导者,要认真研究音乐教育的特点,要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情。


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观后心得

澄阳小学马菁菁

为充分利用暑假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我阅读了《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这本书不仅对我们了解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收集了一定数量的单元教材教法分析、目标设计、活动设计、作业设计、评价设计、资源设计等典型案例,采用归纳法提炼优秀教师的设计经验并将起转换为单元教学设计“规格”,通过具体的流程、属性、路径、策略等,为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音乐学习原则上是不能依靠讲授的,因为讲授这种方式完全与自身的体验相悖 ,是以他人的感受取代自己的感受。教师不要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允许学生并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不同的见解。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音乐的环境,让学生去体验音乐。

重视体验的过程性。体验是在过程中实现的,没有过程就谈不上体验,尤其是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音乐的内涵。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努力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试着扮演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能让学生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变老师是演员为导演,变学生是观众为演员,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学习的关系。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强调在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可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了解其相关的文化,而在了解其相关文化的同时,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内涵,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音乐教育资源。

 

学生学习音乐的学习方式有很多,作为音乐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单一地、形式化地使用某种方法,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上课的具体内容选择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教师作为策划者、引导者应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探究、相互合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会“学习音乐”的人。

学习心得

漕湖学校 郭艺苑

  在本阶段对《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的深入阅读中,首先是对书中细致入微,十分具体的分析与指导感到震撼,在2022年的今天,我们还处于初探单元教学的阶段时,席恒老师的团队就已经有一份十分成熟的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且令我收获颇丰。这也令我更清晰的认识到,教育的本身也是在不断的进步,作为教师要不断的接受新的理念,学习新的方法,才能为孩子们带来更好的课堂。

    第二就是我对前面一阶段学习的几本书与单元教学之间一些联系的思考。在书的第一章单元规划建议中,当我看到学科学习水平界定表时,我就联想到了UbD里面的理解六侧面,并且与之相比较,两者有相似也有不同的地方。而在第二章中,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流程中,由分析学情、预设学习难点开始一步步到最后确定课时活动目标,这也与最近一直在讲座中听到的逆向设计也十分的一致。

    这让我也联想到前不久听到的江苏省教研员潘丽琴老师的讲座中提到,其实国外的课程标准或是教育思想,并不一定就比我们先进。再读完本书以后我更是深有感触。

    这一本教学指南对于我这样初探单元设计的老师来说十分适用,而我也相信不管是什么时候再回看这本书都能够有新的感悟。而我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与实际课堂教学中,也会积极的将书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让研究不停留于表面。真正的做到眼中有学生。


读《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有感

澄阳小学 顾小青

《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建立了单元整体教学思路、突出单元教学的结构化组织与设计,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觉到规划单元设计的重要性。下面我谈谈这本书粗浅认识。

《指南》共分A区BCDE区FGH8个区域。其中A区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三项内容“音乐审美情趣”“音乐体验认知”“音乐实践与表达”是整本书的目标意义,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B区和C区是A区的下位分支指向“音乐体验认知”和“音乐实践与表达”。E区是由学科核心内容导出问题链。A到BC再到E四个区域形成自上而下、由学科核心素养统领、对单元教学设计整体路径、对现阶段矛盾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将课程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单元从课程的立场看,单元是一个包含了知识、技能和活动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参与单元学习活动、完成作业、完成评价任务、运用学习资源所蕴含的思考过程构成了整个单元的基本学习经历。

如果将课程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单元就是课程这一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目标、内容、作业、评价、资源等构成这个子系统中的要素,每个要素在这个系统中处于一定的位置,发挥各自的功能,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唯有当目标、内容、作业、活动、评价等各要素在单元整体中体现各自应有的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且彼此关联时,所形成的单元教学结构才能得到优化,并保持系统的平衡,发挥单元教学的效益。因此,开展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就是把单元视为一个系统,分析整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读书心得体会

澄阳小学 邵桂苏

 

  席恒老师的《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这本书中我学习很多,席恒老师的团队就已经有一份十分成熟的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且令我收获颇丰。这也令我更清晰的认识到,教育的本身也是在不断的进步,在书中我知道了“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丛书”三个特点。
    其一,突出要素。基于课程标准,结合学科教材,取单元为单位,以提高教学效益为导向,针对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如单元教材教法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学生活动设计、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评价设计、单元教学资源设计,进行有重点的设计。
    其二,明示规格。所谓规格,是指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前提和标准,主要有流程、属性、问题导向等。流程指完成单元教学设计任务的关键步骤,以及各步骤之间的内在联系。属性指单元教学设计各项任务的基本特性,以此反映各环节达成的内涵和品质要求。问题导向指完成任务必须思考的问题,提示单元教学设计关键环节的关注点、思考角度、思考方法。
    其三,强化指导。明示规格,提供案例,揭示单元教学设计过程,形成结果,为广大教师开展单元教学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术路径与方法,引导教师在实践中逐步内化优秀经验,提升单元教学设计的能力。
 席恒老师的指南对于我这样初探单元设计的老师来说十分适用,对我今后的教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