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怎么做?”前行

(2022-03-28 10:28:43)

“怎么做?”前行

——《基于UbD理念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2月份活动心得

自课题《基于UbD理念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1月17日拟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10人在寒假期间开展了关于UBD理念的学习,集体阅读了《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为让学员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探讨学习成果,互相成长,进一步推动课题的有效开展。2月21日晚上19:30,《基于UbD理念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第一次集体活动以线上会议的形式,相城区教育发展中心艺术教研员张琴老师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并进行了课题指导。作为主持人,从成员们的分享中,也学习到了很多:

一、乐于钻研分享

无论是邵桂苏老师的《UBD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和困惑》,还是干娅婷老师的《我对理解为先模式的理解》,都清晰的透入出两位老师在寒假中认真阅读的样态。他们较好的梳理了UBD理念的三个阶段,对其模型有了基本的了解;明确了区分教学内容的优先顺序的重要性,对有意义的学习有清晰的意识;联系了自己的教学实际,如公开课、教学知识点,对UBD理念的运用有了较强的尝试意识;对“理解”这一UBD核心概念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并能对其名词角度的解释有较好的认知,即理解是一份结果,是一份对许多无关联的知识元素所作的有意义推断;对灌输式教学和揭示式教学有了关注和思考;对学习者模仿专家的思考有了一定见解;对KSMT这类知识、技能、理解、迁移有了一定的聚焦……这些变化和分享,我想都是来自于他们乐于钻研的精神。

二是善于评价补位

微讲座过后的点评环节由余下课题组成员完成。从3位老师的点评能够感受到她们对分享内容的熟悉程度,从侧面展现出他们对《理解为先模式》这边书同样有了自己的思考和领悟。一是呈现出了补充式的点评。郭艺苑老师就邵老师的案例《草原上》,提出了基于UBD理念的目标,不仅需要关注课时教学目标这类短期目标,还需要有意识的发现正式的、长期的目标。这一想法很有价值,因为她提醒了所有成员,长期目标是单元目标或课时目标的基本依据,在国家标准,即《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可以发现这类长期目标,换句话说这也是《音乐课程标准》存在的意义之一。只有让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这类短期目标,基于长期目标来制定,形成上下一致的连贯性,这样在我们的单元教学设计中,我们才能准确思考我们要教什么、不教什么、哪些必须重点教、哪些是需要弱化的……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方向性正确。二是呈现出了概念化的点评。在马菁菁老师的点评中,关注到了大概念的发掘和运用、如何安排优先学习顺序。这一观点和郭老师关注长期目标建议有上下的关联。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目标会有很多,但所有的目标并不是同等的重要。只有我们明确了目标完成的先后顺序,才能区分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然后确定合理的安排优先学习顺序。在汪成瑶老师的点评中,能够感受到她对整个课题的研究框架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同时对于资料的收集,如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也提出了收集的意向,有着较好的补位意识。

三是喜于专家引领

艺术教研员张琴主任肯定了课题组学员的优势与勤奋,同时对课题的立意、意义以及最终成果提出了期待和看法。同时,她强调在研讨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培养每位学员的教学特色,杜绝形成同一模式的教学样态;二是要注重理论与课堂实践的有效对接,真正形成富有UBD理念的单元教学设计。三是要协同区域音乐教学特色有效融合。应该说张主任的参与给予了我们课题组十足的信心。

这一次的研讨活动,成员们对UBD理念的内涵、模型、特点有了粗浅的了解,对于是什么?为什么?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接下来课题组需要围绕“案例设计”和“课堂实践”开展研究,目前组织了3位成员将通过确定模型、梳理大概念、基本问题、任务情境等为出发点,开展第一轮实践研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