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q2021039--5课题研究活动2(扎染艺术“传承难”研讨)

一、活动内容:扎染艺术“传承难”研讨
(一)活动时间:2022.5.14
(二)活动地点:活动室
(三)主
(四)参加人员:朱倩月
(五)活动主题:扎染艺术“传承难”研讨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分析了解导致扎染艺术“传承难”的一些因素,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之更适合当今社会,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该艺术未来的发展策略,进一步进行落实,真正地做到保护扎染工艺。
(七)解决的问题:了解了扎染艺术“传承难”的因素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1)课程设置没有充分挖掘价值
幼儿园对于趣味扎染的艺术价值没有进行充分挖掘,只是作为一项趣味活动,为了手工而手工,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很多时候幼儿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扎染的各个程序,教师没有对扎染工艺的内容进行形象生动的说明,焦点都放在具体操作手法上,没有充分激发幼儿对扎染艺术的兴趣。
(2)教学活动缺少互动
手工艺术活动往往需要很多人配合完成,在目前很多趣味扎染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都是教师单向输出,幼儿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教师的教学设计也都是注重整体,对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没有达到幼儿互相配合、主导创作的理想效果。
(3)多媒体技术应用不足
幼儿对视频的接受度很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另外,许多教师对于计算机知识掌握的不够熟练,不能很好地寻找并利用大量的网上教学资料。
(4)相关活动组织的比较少
幼儿喜欢参与感强的环境,可以让幼儿对趣味扎染的理解更加深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记忆更深。目前,很多幼儿园对此没有充分认识,对于趣味扎染,往往止步于课堂教学活动结束。
(九)下一步工作构想:
课题组成员利用多种途径查阅扎染有关文献资料,组织理论学习。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1)注重课堂环境设计
在趣味扎染的课堂上,幼儿园应该精心营造符合民间工艺文化的浓厚氛围,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适宜环境,对幼儿的吸引力更强,也会激发幼儿参加互动的热情,让幼儿可以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感受扎染艺术的影响。
(2)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趣味扎染教学主要展示传统扎染的实际操作方法,但受限于幼儿园的课时和操作空间,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更加适合。教师可以精心准备教学视频,向幼儿展示扎染技艺的各种技法以及染制效果,也可以直接形成课件,多次播放,加强学习效果,幼儿对扎染的认识也会更加全面,在自己动作操作之前就有了初步的领悟。
(3)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互助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差异,进行分组教学。在互助学习过程中,幼儿可以互相配合,如果小组可以团结一心,保持沟通,互相帮助,扎染作品的质量就会显著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
(4)定期组织各种相关活动
幼儿园应该将趣味扎染教学活动常态化,成为手工课堂的常规选择。不断学习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扎染工艺的技法多样,从易到难有很多种可供选择,比较适合进行长期固定教学。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和扎染有关的主题活动,例如,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在跳蚤市场进行出售,还可以鼓励幼儿和父母一起制作扎染作品。通过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让幼儿真正爱上扎染这项美丽的民间工艺。
(5)根据幼儿不同阶段调整教学设计
幼儿园主要是3-6 岁的儿童,这段时间幼儿的成长非常迅速,教师在进行趣味扎染的教学活动时,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扎染教学应该以花手帕为主,织物比较小,便于幼儿掌握和携带。在技法上,教师应该主要以点染法、浸染法为主,操作起来更加简单,幼儿更容易掌握。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织物的种类,方法也可以增加,如更多的扎法和折法。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可以带给幼儿持续的新鲜感,也避免了难以掌握的方法打消幼儿的学习热情。
(6)注重材料的安全以及课后的清洁
染料是趣味扎染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古代劳动人民主要采用蓼蓝、板蓝根等天然植物的溶液。今天,市场上主要是各种化学染料,幼儿园在选择染料时,要注重安全,避免劣质产品伤害幼儿的身体健康,要选择纯天然草木料等安全无害的染料。另外,在扎染教学开始前,为了保证扎染成品的效果,必须彻底清洁卫生,保证操作桌的整洁,上课后教师要组织幼儿把所有物品冲洗干净,物归原位,养成幼儿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增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幼儿维护课堂环境的责任心。
三、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