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q2021039--2课题开题会议

一、活动内容:课题开题会议
(一)活动时间:2021.4.19
(二)活动地点:会议室
(三)主
(四)参加人员:朱倩月
(五)活动主题:《将扎染艺术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开题会议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七)解决的问题:明晰了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方向,预设了课题研究计划。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通过开题会议,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到借助扎染艺术激发幼儿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工艺的意识和使命,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九)下一步工作构想: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立项报告
一、课题名称:将扎染艺术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民间艺术的工艺面临着逐渐失传。在目前幼儿园的扎染活动操作过程中,由于主题活动开展时间的限制,扎染活动通常只会维持2~3课时,同时因为准备材料的复杂以及操作过于繁琐,教师们就草草的结束了扎染活动,这样就导致了幼儿对于扎染活动的精华并没有很好地吸收与掌握。在扎染活动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们根据投放的材料,采取的一些组织形式也是较为单一的,教师直接灌输的形式较多一些,幼儿处于被动接受,被迫接收教师给予的知识。趣味扎染从娃娃抓起,既增强了幼儿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又培养了幼儿乐于学习的探究精神。在幼儿园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教育孩子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还能鼓励孩子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使民族瑰宝得以发扬光大。
2.
扎染手工制作过程,不但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在对颜色颜色的搭配与印染中,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扎染在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自然的朴素简美。在多感官的欣赏和制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和发现,探索扎染的的色彩美、图案美,让这古老的艺术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传承和发扬扎染工艺。扎染是我国劳动人民发现美、表现美的一成功案例,它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一直以其独特的美生长在人民中间,点缀和美化着人民的生活,是众多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幼儿园开展扎染活动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知道我国扎染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扎染的分类,感受传统艺术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为有效的教育引导手段。在幼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扎染传统艺术的背景的讲述对幼儿实施教育引导,并引领幼儿在故事的体验和感受中建立高昂的传统艺术认知兴趣、实现对于扎染艺术的初步认知和了解,进而在后续的传统艺术活动参与和传承过程中都能够积极参与、踊跃实践、切实感受到扎染艺术的魅力。
2.掌握扎染的制作方法并能独自设计艺术作品,体验扎染艺术带来的快乐,获得对扎染的持久兴趣,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实现扎染艺术形式的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美工操作室引领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并借助布料不同方法的扭结引领幼儿体验不同的扎染艺术图案,进而帮助幼儿在不同艺术形式的体验和创作中切实实现扎染艺术形式的认知和理解、实现扎染艺术创作方法的有效掌握。
3.在日常生活中,借助扎染艺术这一媒介展现出来,传承传统艺术内涵,激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工艺的意识和使命感。当教师带领幼儿实施了扎染艺术知识的认知和初步体验之后,教师就可以借助扎染艺术作品的创作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扎染艺术创作,融入到幼儿园园本课程中来,并借此检验幼儿的扎染艺术认知效果和合作能力,进而鼓励幼儿在创作中深刻体验扎染艺术、实现扎染艺术的有效掌握、完成传统艺术的传承。
(二)研究内容
1.对扎染的搜集、整理的研究。
2.利用扎染的认知和理解实现扎染艺术创造的实践活动。
3.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报刊、杂志、书籍、网络上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了解扎染,通过分析比较进一步明确自已当前研究的起点。
2.调查访谈法:通过对“老资源”的访谈,了解并选择有哪些资源可以运用课题研究和活动中来。
3.游戏形象法:如何将复杂的程序简单化,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那就从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入手,将扎染以游戏方式进行。
4.操作验证法:提升经验只有在不断的操作中进行经验总结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扎染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22年3月至2022年4月)
1.组织准备,成立课题组。
2.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组织理论学习。
3.扎染知识的搜集、积累和整理。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
1.创设“富有浓厚扎染氛围”的视觉化环境。
2.投放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开设有特色的的扎染活动。
3.适时介入传授技能技巧,通过开设扎染课程,传承与挖掘扎染的工艺技术。
第三阶段:整理研究成果资料,撰写研究小结(2022年11月至2022年12月)
1.了解扎染由来,激发幼儿由内而外充分感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达到弘扬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情感。
2.整理活动开展过程中一些典型的作品和案例。
3.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 扎染在带给孩子们快乐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在欣赏和制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和发现,激发幼儿对美的探索,让这古老的艺术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传承和发扬扎染工艺。
2.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幼儿在制作好的染布中进行设计与深入创意,让扎染艺术创新融入生活。变身生活中的一件件艺术品。将一系列实践活动内容充实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去,形成园本课程。
课题的假设性结论:利用扎染艺术渗透于幼儿园园本课程中,引导幼儿在丰富的环境、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扎染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姓名 |
分工 |
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任务的分工 |
周林君 |
组长 |
二级 教师 |
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
课题研究方案,开题、结题报告撰写 |
朱倩月 |
副组长 |
二级教师 |
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
课题研究方案,开题、结题报告撰写 |
陶秀兰 |
组员 |
一级教师 |
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
操作体系研究、上传过程性资料 |
王晓晴 |
组员 |
一级教师 |
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
操作体系研究 |
沈呈 |
组员 |
二级教师 |
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
相关内容的研究和相关资料的整理 |
崔丹丹 |
组员 |
三级教师 |
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
相关内容的研究和相关资料的整理 |
三、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