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开工减少,会造成房子供不应求、房价暴涨?

标签:
房产 |
昨天(2023-12-09),在网上肯定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这样的:“要警惕供不应求可能会导致新一轮房价上涨,甚至局部暴涨”!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不振、国家高层和地方政府竭尽全力拯救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下,看见这样观点的文章,觉得还是挺新鲜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什么。
经济学规律无情地揭示出,供求关系如铁一般决定着商品的价格。商品房的新开工面积,如今呈现出连续大幅的回落,这犹如一道寒流,让我们无法忽视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供不应求局面,那会不会就是新一轮房价暴涨的序曲呢?
让我们来看看这关键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关于房地产投资和开发的权威报告。2023年即将结束,我们根据今年1月份至10月份的数据推演,预计2023年全年的城镇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大约是7亿平方米。如果每100平方米算作一套房子,那大约就是700万套房子。这个数据比2022年下降了超过20%,让人不得不深思。
回溯过去几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新开工的商品住宅面积,2019年为16.7亿平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16.4亿平方米,再下降到2021年的14.6亿平方米,2022年大降到8.8亿平方米,2023年,可能下降到7亿平方米。今年和2019年相比,降幅几乎达到了惊人的60%。
此外,我们看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到位资金规模,包括商业银行给予的信贷支持,这些数据,在2023年,都呈现出持续收紧的局面。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的债务兑付危机,却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这无疑给市场投下了一层浓厚的阴影。
而让人感到忧虑的是,2024年恐怕陷入资金链麻烦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数量,还会持续增加。这意味着,在2024年,预计商品住宅的新开工面积甚至可能比2023年还会呈现继续收缩的表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新开工面积可能会降到6亿平方米以下,甚至可能在5亿平方米到6亿平方米之间。如果是这样的话,意味着比2019年最高点的16.7亿平方米,足足降去了三分之二。
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这是经济学的铁律。无论是对于股票、房地产、土豆还是西红柿,这个规律都同样适用。如果连续三年新开工面积持续大幅下降,那么当整个经济和房地产的信心再度恢复之后,是否会出现供不应求带来的部分区域里的新的一轮房价的暴涨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这篇文章,看似有些道理,实际上是杞人忧天。它只从商品住宅的新开工面积一个方面去说,而不说其他因素。比如,每年的销售面积。还有,现在全国实际上有6亿栋房子,就是三分之一的住宅,也是2亿栋住宅。如果每一栋住宅有20套住宅(实际上现在的33层住宅楼,每栋有近300套房子),那么就是40亿套房子。还有就是,面对天价的房子,有多少人能够买得起,又有多少人愿意购买?
所以,房子供不应求,会导致房价暴涨?基本上就是危言耸听。
注:1、图如侵权,告删。2、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