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建发不顾利润,只顾营收?为何亏本卖房?

标签:
房产 |
两年前,房地产市场还处于最后的疯狂阶段,各大房企都在挥金如土抢购土地。当时,上海普陀区挂牌了一块地,起拍价超过47亿元,吸引了多家知名房企参与竞拍。最终,厦门建发和融创组成的联合体,经过300多轮的举牌竞价,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以溢价36%、总金额64亿元的价格,拿下了这块土地。地块要求无偿配建5%的保障房,折算下来,平均楼面价格每平方米已经接近90000元。
据说,厦门建发作为最擅长建造大门,在项目还处于基坑阶段,厦门建发就展示出了一个可以媲美《红楼梦》中荣国府的大门。这个大门三段式、五开间的配置无不彰显其高端、华贵的气质。在拍地后的8个月,也就是2021年10月,建发·苏望河开始对外销售。主推户型是99-147平米精装修户型,备案均价每平方米为101600元,单套总价在1000万-1500万之间。
然而,对比销售价和当初的楼面底价,销售价仅仅高出1万元出头。显然,这个项目不仅不赚钱,甚至已经亏损。这个时候,上海的房地产政策已经收紧,在拍下地块之后,上海普陀区甚至约谈了厦门建发,要合理降低预期,确保项目的质量。
凭借国企的资质和厦门市场多年积攒的口碑,建发·苏望河一开盘就疯抢一空。三个月内连开三期,期期售罄。按照原计划,今年年底,苏河望交房的时间已到。然而,10月中旬,业主们在建发的邀请下进行了一次“预看房”,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业主们发现,自己购买的房子如今只能从大门看看了。
有业主表示,当他走进屋内时惊呆了。不仅施工工艺非常差,找不到一面完全笔直的墙,而且较低楼层的住户家中还普遍存在严重渗水的问题。一些内墙也有掉漆、裂缝的情况。此外,外墙施工中,窗框、屋檐、围墙等部位,使用了大量安全不达标的劣质材料。在小区的公共区域,绿化与沙盘和宣传图相比减配严重,存在大量偷工减料和宣传时期承诺不符等情况。这让业主们感到十分失望和愤怒。
在上海这个魔都,业主们可就不像厦门那个小城市,那么容易被糊弄。愤怒的业主们开始抱团维权,他们向12345、12315、市长信箱等多方面进行投诉。11月20日,一份由苏河望500多名业主联合签名,长达34页的《关于解决上海市普陀区新房“苏河望”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函》连夜打印了近百份,紧急发往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城乡建设与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普陀区人民政府、普陀区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和努力,在上海有关部门的督促下,苏河望的业主们,终于获得与开发商团队面谈的机会。然而,在会议上,开发团队面对业主提出的诸多问题,先是一问三不知,再问则互相推诿,拒不承认,拒不整改,态度极度轻视、敷衍。
此外,根据建发股份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苏河望项目预计收入总额只有73.04亿元,但开发成本的总投入已经达到了77.38亿。显然,这个项目可谓是实实在在的亏损项目,要是按照业主要求进行整改,那肯定亏得更多。
最近两年,房地产市场下行,民营房企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土地市场,央企、国企拿地也相当谨慎。唯有厦门建发,却逆市疯狂拿地,特别是高价地。踩坑是必然的,可厦门建发根本就不在乎吗。两年前的厦门建发,在国内排名还进不了前20名,如今已经悄无声息的来到了第八位。
有人说,作为国有企业的厦门建发,似乎对公司的亏损,并不太在意,反正也不是损失他们个人的钱。但排名很重要,因为这可能影响领导的升迁。是不是这样,大家认为呢?
注:1、图如侵权,告删。2、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