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救市,有多少人的钱会被抢走?

(2023-11-04 14:42:36)
标签:

房产

截至目前,已经有22个省市区公布了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发行计划,总金额高达9437.8亿元!据之前的报道,今年准备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放出了近80万亿元的水,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感受到通胀的压力。为什么?因为这些钱在金融机构里空转,没有真正放出来。
但是现在,这些钱开始以各种方式流向我们市面上了。接下来,我们很可能会迎来一个温和的通胀时代。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可能会面临财富被别人“抢走”的风险。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呢?第一渠道就是特殊再融资债券。普通的政府再融资债券筹集的资金是用来归还到期的地方债本金。而特殊再融资债券则是用来归还地方欠下的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
当地方拿到这笔钱,首先要做的就是还债,尤其是偿还之前拖欠的一些民企的工程欠款。想象一下,民企终于拿到了地方的还款,第一时间肯定会发放之前拖欠的工资。员工拿到工资之后,就有钱进行消费,经济活动也会开始活跃起来,有利于经济回暖。这1.5万亿元的投入,可能比直接发放资金效果还要好,因为副作用很小。很多人担心的是,这样做会不会让地方债规模变得更大,以后怎么还?
其实大家要知道,内债不是债,只要借新还旧,理论上可以不断滚雪球,只要控制好占GDP比重就可以了,不存在实际性的还债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钱是实实在在放出去了,市面上的钱也在真实增加。钱多了,温和上涨就来了。而大放水,真正的目的从来不是让物价上涨,而是让债务贬值。如果通胀率是20%,100万亿的债务就会变成80万亿。
你会发现还不起的时候怎么办?那就展期,用时间换空间,用时间换通胀,换债务的贬值。说白了,接下来财政量化宽松后,将会通过印钞购买国债或者企业债,向市场注入资金,最后迫使市场走向通胀之路。之前没走这一条路,是因为美联储加息还没结束,但现在看来,美联储加息已经到了尾声,量化宽松的窗口可以慢慢打开了。
第二个渠道:基建投资。今年10月,仅仅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就已经有162个城中村。还记得2008年的4万亿元和2015的货币化棚改吗?都是通过基建来拉动经济,靠的手段也是印钱。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大水漫灌,是精准滴灌。看来,只有超大特大城市才能接住接到这波放出来的水。以后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
第三个渠道:就是鼓励中产阶级和富人拿钱出来消费。无所谓“认房不认贷”、增值税五改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更核心的就是刺激已购房群体。这和刺激生二胎生三胎一样,没办法搞新客户,就搞老客户复购。像江苏苏州放开120平米以上的限购,都是针对中产和富人的。穷人反正也买不起房子。
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市场都那么低迷,四季度还有翻身机会吗?那些一批批降价腰斩的房子,还有机会回暖吗?估计没有几个人会乐观地这样认为。这些年来的经验说明,工资的上涨速度,是远远也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纸币是保值的,包括硬通货美元在内。货币的持续贬值是趋势,也是必然。
决定居住的是人口,但决定金融属性的是货币。货币可以持续超发,但资产不能超发,所以资产才值钱,货币只是用来衡量资产价值的购买力而已。通胀是不可能消失的,只会转嫁,最后拿到这笔钱的,钱已经贬值了,只能沦为通胀的接盘侠。
所以,无论是国家的大水漫灌也好,还是精准滴灌,只要国家拯救房地产市场,老百姓的钱,就会被抢走一部分。
注:1、图如侵权,告删。2、禁止抄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