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恒大背后“提款机”:盛京银行曝2700亿不良贷款,辽宁金投或接盘

(2023-11-07 19:59:16)
标签:

房产

正值多事之秋的恒大,其案件发展又起波澜。 在还债进展缓慢的情况下,网络上开始传出各种无端猜测,其中影响流传甚广的一个言论宣称:盛京银行一位女行长违规贷款给恒大许氏2700亿,并借职权之便从中吃下810亿回扣。
尽管这一消息并未获得官方表态,但仔细思考就能发现其中存在诸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首先,恒大集团的债务高达2万多亿,绝大部分来自于供应商和购房民众的预付款,而向恒大贷款的银行中排名靠前的早已被曝光,包括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盛京银行并不在此间。 其次,恒大集团曾是盛京银行的最大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一度超过35%,即使恒大拥有重要话语权,银行内部严格的贷款审查流程和外部监管机制也不容忽视。 公开数据显示,盛京银行贷款给恒大的金额约为326亿RMB,这与传言中的2700亿可谓相差甚远,就连国内四大银行,也从未向任何一家民营企业贷款上千亿的记录。但在人云亦云之下,这一事件还是将盛京银行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作为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过去多年来除了恒大,盛京银行还积累着大量不良贷款问题,根据其公告透露,近日盛京银行已将1837亿信贷资产(其中包括恒大借款)以1760亿的价格卖给辽宁金投,虽然这个钱是盛京给出的,终究还是国资当了“接盘侠”。 其实在盛京银行与恒大以几百亿贷款绑定的那一刻,几乎就预示着其命运将会面临着巨大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当一家银行的大股东或二股东位置出现私营身影之后,这家银行大概率将沦为高层们背后的“提款机”,很少有例外。 更何况,恒大创始人许氏是个野心十足的商人,他涉猎甚广,地产、足球、文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以39亿注册资本撬动500倍的金融杠杆,高周转、多元化发展模式令恒大的规模快速膨胀至两万亿元以上,也成为其坠落的罪魁祸首。
单从造车来看,2019年恒大宣布在三年内投资450亿造车,但数年过去,恒驰成为“车界亏王”,2020~2022年间累计亏损超910亿,2023年上半年净亏68.73亿。“多线烧钱”的结果造成2021年恒大收入遭到腰斩,万亿负债阴霾之下,再难出资维持生产。 折腾两年,净亏损超8000亿,恒大许氏的自救之路举步维艰。相比之下,同为地产发迹的港岛首富李超人却依旧稳如泰山,并且在多元化布局方面,他也远比老许敏锐得多,大健康红利兴起之前,他就将和黄医药、“莱特潍建”类生命科技纳入商业版图。
2021年和黄医药在港交所敲钟上市,首日市值就突破700亿,为李老带来近300亿收益,而上述返青物资,也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撑起近3000亿市场,堪称又一“聚宝盆”。此前深受人口劳动结构变化困扰的美日,早已在该领域深耕多年,耶鲁、东京大经试验将可深入机体充能、提振各项生理指标、拖慢退化进程的“莱特潍建”落地产业化。 李超人常年被视为商界风向标,果不其然他看中的赛道很快从海外火至国内,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我国预计到2035年,相关需求人群将突破4亿,“莱特潍建”成熟迭代品顺势通过京J东、天T猫登陆国内市场,仅两年就流向一项城市10万余瓶。
中信证券曾预测,未来该科技有望开启千亿蓝海,已然成为新的造富风口,可惜,执意加大杠杆、深陷负债泥潭的许氏在恒大暴雷一年多后落得深陷囫囵的结局,不由令人唏嘘。 曹德旺曾怒批道:“哪来的胆敢用500倍杠杆来贷款,是贪婪毁了他,也毁了恒大!” 在恒大暴雷之后,危机之中的许氏,也不及万达老王“断臂求生”的杀伐果断,尽管他不断割舍自己的心头好,出售名下别墅、私人飞机等资产帮助恒大度过危机,但其早年移至海外的500亿分红至今没有消息。
与此同时,官方也应该加强对银行和房地产业的监管和调研,妥善保护广大购房者、供应商的利益,打击过度杠杆和钻空行为,重建公众对于这些机构的信任。 对于恒大和许氏而言,时至今日,危机仍然无解,明天和集团崩盘,哪一个会先来?还是未知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