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共乐园
共乐园位于唐家古镇鹅峰山西北麓。始建于清朝宣统元年即1910年,原为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的私家花园。耗资近40万银两,用6年时间分期修建而成,共乐园是珠海三大名园之一,占地五百多亩。唐绍仪“优游其中,以娱晚景”。初因他收藏有一件“小玲珑水晶球”,故取名“小玲珑山馆”,1921年,唐公响应中山先生“与众乐乐”的倡议,把私家园林对民众开放,并更名为“共乐园”。民国时期政治文化名流如梅兰芳、汪精卫、埃德加·斯诺、胡汉民、孙科等都曾造访共乐园,或吟诗作对,或植树造林,或纵论古今…,留下不少珍贵的历史信息
1979年珠海建市之后,共乐园被辟为区级公园,新筑了“憩宾亭”、“乐山亭”和开凿一个37亩阔的“九曲桥人工湖”等,给园内增添秀色。
共乐园主人唐绍仪(1862-1938),字少川,珠海(原香山县)唐家湾人。12岁时成为清朝第二批官派留学美国幼童,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文科学习。归国后,在清政府海关、外交、交通、邮政等部门任要职,历任清政府外务部右侍郎、邮传部左侍郎、奉天巡抚、邮传部尚书,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成为“走向共和”的关键人物,1938年被刺于上海。
共乐园是一个典型的郊野园。园门是一座简易的石牌坊,两只石狮镇门,上方刻着:“共乐园”三字,横额阴刻"共乐园"三字,取“与众乐乐”之意,为唐公1915年向普通民众开放私家园林时手书。两边石柱是1921年汪精卫在唐绍仪六十大寿时亲笔手书,上联曰:"百年树人十年树木",下联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颇值得玩味。坊的两侧有石狮相护,后有石阶可通山岗,山岗起伏,上设两亭,一为三角"乐山亭",一为六角"耸翠亭".均为1979年修建。耸翠亭前有石刻"翠耸丹流",为园中旧物,
翠即为绿叶扶疏,丹指荔枝红熟,唐绍仪在园内广植珍品荔枝树,以“桂味”居多,少数为“糯米糍”。每当盛夏蝉鸣荔熟季节,唐绍仪便在田园别墅前面树荫中的葡萄架下,招待宾客在石台石凳上即摘即食,也为佳话。
共乐园坊对面还有一重檐六角亭,名为"憩宾亭",也为后期所建。
亭坊四周满植荔枝树,昔日唐绍仪墓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情趣,在园内广植五百多株荔枝果树,每当蝉鸣荔熟时节,盈干累万颗丹荔挂满枝头,红飞翠舞煞是迷人。
共乐园内,绿树葱郁,到处是佳木怪藤,香花名果,共有几百个品种之多,其种源大多都是唐绍仪从东南亚和欧洲国家带回的珍贵植物。园内有较著名的法国桃花心木,皇后玫瑰,菲律宾的洋葡萄、番石榴,泰国的番荔枝,马来西亚的洋紫荆,素心兰和人参果等;其中日本黑松、印度橡胶榕及金丝挂绿竹等均为国内稀有的树种,被有关专家称为小植物园。
石坊之前是一对高大的石狮,被称为"一品石狮",
晚清时,唐绍仪为李鸿章、袁世凯心腹重臣,历任清朝外交、海关、邮政等部门要职。1910年,唐绍仪官拜一品邮传部尚书,相当于海关总署署长兼邮政部长,得御赐一品石狮。石狮底座分别雕刻着财神、寿桃、牡丹和罗汉松等浮雕,以示富贵长寿吉祥之意。石狮前面是一对石鼓,石狮的特别之处就为其位置的摆放,和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有所不同,其位置为左雌右雄。唐绍仪先生是个孝子,尤其为纪念其母亲恩德,所以以母为尊为首,另一方面也突显了唐绍仪接受西方教育推崇男女平等,不拘一格的开放思想。
唐绍仪生前极其喜爱江南景致,以缩龙成寸之理念将西湖景致移入家园,把苏堤、莲影、曲桥、假山亭榭浓缩于一池之中,
取名莲池九龙寸。池中荷花盛开,鱼儿游畅,映波桥、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水榭茶楼,小桥长廊,倒映在波光之中.原景毁于抗战,现为1979年修复,只是景观的意境却难再现。
莲池九龙寸的旁边是一棵高耸挺拨的黑松,黑松是日本树种,其枝干横展,树冠如伞,针叶浓绿,四季常青,树姿古雅。1921年,唐公响应孙中山“与众乐乐”的倡议,把自己的私家园林更名为“共乐园”,对民众开放。孙中山听说此事后,特地送来一株珍稀的日本黑松,如今此树早已郁郁苍苍,森然如盖。
莲池九龙寸之西有紫藤架,较为古朴,是共乐园初建时所建,藤蔓爬满支架,形成自然凉亭,唐绍仪常于此饮茶歇凉。其前有一亭一房,却无介绍,想来是后期添建,风格为西式。亭房之侧有一颗罗汉松挺立,为镇园之宝,是1910年建园时唐绍仪亲自栽种的,广东人有一句话叫做“家有罗汉松,一世永不穷”,罗汉松是一种富贵的象征,树种相当名贵,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因其原是盆景植物,所以虽经百年生长,树姿秀丽葱郁,形态蟠曲。
罗汉松植坛侧有一盆栽,植物一般,但所用之盆却有些来历,盆名为“青花白描山水花盆“。
共乐园现存八口大花盆,大者直径超过80厘米,小者也有40厘米,烧制工艺精湛,为中国十大名窑之一的佛山窑烧制,而佛山窑传世的花盆罕见,因此堪称“绝版”。更弥足珍贵的是,这些花盆乃是唐公六十寿辰(1921年)在广州裕华公司特制的。每尊花盆都有三幅青花白描山水诗画,题材优雅古拙。
盆栽旁有一晷台,是建园时日晷的一部分,日晷本义是指日影,是使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设备,常见于西式庭院,称为庭园日晷。曾为村民用以计时,后晷针,晷面于战乱中遗失。
罗汉松以东还有一棵树高大笔直,直入云霄,别墅前有棵美人树,学名柠檬桉,它是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1931年亲手所种,梅兰芳以花旦青衣著称,一生所塑角色尽为美人,此树阿娜多姿,亭亭玉立,故又称为“美人树”。
唐绍仪至孝,树坛中的两块黄蜡石也记载着这些往事,黄腊石,是四大名石之一,是唐绍仪出使马来西亚公干时,听说它具有冬暖夏凉、清热解毒、强身健体的功效,所以买下它运回国放置在园子里以供母亲安坐。
美人树前有一青砖平房,为田园别墅,原本是为唐绍仪在园中休息及接见宾客而建的,有唐公手书对联云:“开门任便来宾客,看竹何须问主人”。现在为"唐绍仪史料展览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及一些文物印证唐绍仪的一生。为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和开拓民主作出的巨大贡献。
别墅前摆放了一排盆栽,所用花盆系唐绍仪六十大寿专门定制,花盆上是一幅幅精美的配诗国画,如咏苏东坡的诗:“名流游向寰,扶杖持瓢独往还,去笑当年苏学士,宛然行乞赴田间”,表达了唐先生乐于“浑同草野一田夫”的闲适情趣。而咏自身生肖的诗“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报晓阴。峨冠装瑞王,利爪削黄金。徒有稻梁感,何日报德音”又隐喻了唐先生爱国爱乡的情怀,都堪细赏。
别墅东有一间不起眼的青砖小屋,是为暖房,是唐公为迎接好友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的来访,仿照幼年留学美国时的房屋风格而建造的,美国东北部冬季取暖民居,在壁炉内燃烧柴火使全屋温暖,而我国岭南气温暖和则无需此类建筑。唐绍仪与胡佛交情深厚,众所皆知。尤其胡佛参加第31届美国总统的竞选中,被政敌说当年在中国发了100万美元的不义之财。唐绍仪从中国拍去了一份电报,证明了他的清白。促使胡佛顺利地当选为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就职前,赴华拜访唐绍仪。
唐公一生游历西洋诸国,见多识广,中国古典文化根底亦深厚,故共乐园造园风格独特,可以用“中西合璧,合而不同”来形容:在园子西部,中国士大夫淡泊归隐的情怀呼之欲出——小径幽幽,古树森森,假山鱼池、牌坊石狮、青瓦白墙;在园子东部,优雅浪漫的异国风情纯粹之极——尼泊尔风格的“信鸽巢”国内罕见,“硬地网球场”也是当时闻所未闻的时尚之先,更有我国唯一的近代私人天文台“观星阁”,完全按照欧洲模式建造。
园之东部的中心就是宽阔的网球场,将网球场,高尔夫球场引入园林,也是民国时期私园的一个特色,无锡梅园,有网球场和高尔夫球场。球场靠西有磐石古榕,百步梯,草石亭故园遗存,与唐绍仪相关。
“磐石古榕“为一棵巨型榕树。
共乐园完工后,工人将多余石块堆砌成塔。不久小鸟来塔顶栖息,带来的榕树籽发芽成长,经过近百年的不断生长,成此奇景。鸟雀无心计、古榕有闲情,为园中一胜景。古榕侧有高岗,唐绍仪凿石为梯,为百步梯,原有
100级台阶,唐公在共乐园居住期间经常登百步梯锻炼身体。1938年唐绍仪(时年76岁)遇刺后不久,百步梯在一次暴雨中山体滑坡坍塌,留下较完整的76级。现留有五十多级。由阶梯上山岗,可达共乐园石牌坊。
草石亭距古榕仅几步之遥,紧邻网球场,是一三角小亭,花岗岩石柱为柱,茅草为顶,与网球场同时修建,极之古朴,有联曰“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反映唐绍仪崇尚自然的旨趣。原亭毁于抗战,2010年依原样复建。
网球场旁还有一棵凤凰木,为唐公及家人手植。树影婆娑,浓荫匝地。姿态妙曼,今称为凤凰展翅。
网球场南建平房,为后建,开办“唐家湾名人堂”展览。
穿过网球场,可以看到一座造型精致的小塔,此塔为“信鸽巢”,鸽子是幸运、和平、自由的象征,当年唐先生在此养了很多鸽子,寄予他主张民主共和希望和平的心愿。塔形多层鸽巢具有尼泊尔风格,国内罕见。塔分五层,每层四面均有小拱门洞供鸽子出入。
与信鸽巢相对的是观星阁,为唐公建造的私人天文台,为我国目前仅见的同类建筑。下层是图书室和小客厅,上层是园柱形的天文台,二楼的拱形天花板标志着猎户、北斗、七宿星座(已毁)。天台是园形的,平均六个城垛形砖柱连接着六根圆形锌管,锌管有一条红色垂线相连,据说是方便人们使用六分仪按东西经各180度对天体进行观测。,颇有讲究。当年每逢初一、十五,唐绍仪就会和家人一起登临观星阁,赏月观星,共享天伦之乐。天台中心有天然回音壁的奇象。
延着观星阁旁边的石阶往下走,两旁也是当年唐绍仪栽种的荔枝,走过荔枝园见一池如镜,池内设九曲桥与水亭,是后人为纪念唐绍仪所建,在池塘边上有一石,叫戥鱼石,是当年唐家湾武师唐家六抓到一条大鱼,作为挑鱼戥力之用。池名“蓉镜湖“,
夏秋季节,水平如镜,映照芙蓉,故名。此湖湖底有活水源头,干旱少雨的秋冬,湖水从不涸竭;由于青山绿树环抱,水土不失,因此夏季大雨滂沱数日,湖水也不浑浊。
中国现存的私家园林多建于明清。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大江南北再没有建造什么像样的园林。唯有岭南相对稳定,又处西风东渐之际,因此尚兴建少数新派园林,共乐园有此特点,既有西方的优雅浪漫,又有东方的淡泊清幽,是这一时代的珍贵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