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园林游------常熟曾园

(2015-11-10 21:26:13)
标签:

游记

园林

杂谈

分类: 园林游------苏州篇
                                                                           常熟曾园
        曾园位于常熟古城西南隅。清光绪十六年刑部郎中曾之撰建于明万历年间御史钱岱“小辋川”遗址上,名“虚廓居”,亦名“曾园”。“小辋川”历史上并没有多少记载,但其显然是承袭了唐代山水派大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之寓意,为山水写意园。曾园的立意也是如此,“虚廓村居”源自《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与王维所追求的“空灵”一脉相承,用以表示超凡脱俗的境界。园成后占地约二十亩,水木清华,台榭参差,向为江南古典名园之一。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常熟园林》一文也说该园“园内水面较广,衬以平岗小阜,其后虞山若屏,俯仰皆得。其周围筑廊,间以漏窗,园外景物,更觉空灵”。
       曾之撰之子曾朴,字孟朴,笔名东亚病夫。是曾园的第二代主人。光绪年举人,民国时任江苏财政厅长,政务厅长等职,晚年退居曾园,翁同龢也称其为异才。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法国文学翻译家,其名著《孽海花》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评价很高。园也由此名重一时。曾园于民国初年,曾朴奉母居住时,拆去园西“梅花厅”后,建造了一座红墙青瓦的中西式楼房,俗称“红楼”。
       曾朴1935年病故于虚廓园红楼,不久,抗日战起,园中乏人管理。直至解放后,园林为学校所用。1995年大修,成今日之景。入门即见一庭院,院两边带有侧廊,尽前便是照壁“虚廓村居”,为翁同龢旧日题书。庭前植香樟、白皮松各一株,枝繁叶茂,为明“小辋川”遗物,树下立“妙有”峰湖石,太湖石题刻是:“余营虚廓园,依虞山为胜,未尝有意致奇石,乃落成而是石适至,非所谓运自然之妙有者耶,即书‘妙有’二字题其颠。石高丈许,绉、瘦、透三者咸备。光绪二十年十月初三日曾之撰并记,男朴书。”表明了园建成的日期.一旁尚有古槐、银柱、山茶等,并以太湖石堆成大小错落之花台,复有石笋玉立其间,花木掩映,景色洵美。
       向东穿廊达“归耕课读庐”,面阔三间,硬山顶,为鸳鸯厅形制,坐北朝南,前后有银杏屏门为隔,屏正面刊刻汪鸣銮所书《兰亭集序》全文。临水处题额曰“水天闲话”,临水不设倚靠,紫色的窗棂白色的墙,正是江南园林的特色。居于堂中可见水中胜景,中与“无倚亭”成对景,左接“雪台亭”,右连爬山廊与“琼玉楼”。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出鸳鸯厅向东,即见一带廊的小楼,楼狭长,有两层,外带爬山廊,两侧并有翼楼,布局顺应地形,东侧有门通“小有天”假山,匠心独具,构思精巧。登楼眺望,虞山秀色,全园风光,历历在目。  
      “小有天”假山,黄石叠成,分为两部分,以石梁架之,路绕峰回,飞梁高台,乔木映衬,构思丰富。山中置有石室,上视可仰见天光,下览则池水流入其中,内壁镌刻有“日长山静,水流花开”题词。还有一处石刻题云:“光绪丙戌,筑石室为静坐处,故友庄亦耕经营之,越六年曾之撰记。”洞穴名题“翠丝洞”,显见此山为叠山名手庄亦耕所作,山巅筑六角亭,名为“揽月”。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琼玉楼”后有一六角亭,较为宽大,名为“竹里馆”,布置雅致。题联曰“庭花过雨幽香远,径竹梳风爽气浮“。昔日王维的”辋川别业“也有”竹里馆“,王维有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的意境空灵恬淡,可惜曾园的“竹里馆”四周只有月却无竹,意境上也差了许多。
         “竹里馆”东、北二隅砌围廊,壁嵌《山庄课读图》、《勉耘先生归耕图》两部石刻,有李鸿章、翁同和、扬沂孙等书法石刻30余块。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小有天”假山山北建有方亭,无名无联,为景观的过渡,其侧前临水处,有黄石构筑一台,不高,有蹬道石洞,泰半入水,这里就是园中的啸台,曾之撰自题“啸台”二字,为垂钓处。“啸台”西侧池水中的石矶,石上镌刻“虚廓子濯足处”。又称为“盘矶”,与“盘谷”有些关联,也为隐逸之意。零星尚可见“石门”,“石林”等石刻。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石台之前有两桥一堤,桥为四方亭桥,两亭一额”云影“,一额”诗柳“,堤名”柳堤“,两边植有翠柳,似有写仿西湖之堤岸之意,惜乎太短,无法的其神韵。于亭堤四望,北见黄石岸基起伏,间有苍松,藤蔓,自然亲切。向南则可见”荷花世界“,时至深秋,满池中皆是残荷断梗,有些萧瑟。无依无靠的“不倚亭”独立于水池中央,恰如遗世独立之君子。
       荷花为花中君子,曾氏父子如此布置荷池,当然是看中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并以之自拟。 
       过亭桥就来到园中的”清风明月楼“前,楼位于”雪台“东北角,为会宾之所。形两层,青筒瓦屋面,上悬'清风明月"匾额,布局位置极佳,耸峙雪台,与虞山辛峰亭、城楼遥相对应,外景内借,风光佳绝,也为园中观景最佳处。
       “清风明月楼”旁原有一座红楼,为西式小洋楼,是1931年曾补从上海归来时所建,为两层五开间加两侧厢加石库门的红砖建筑,颇似上海的老公馆。在这红楼里,曾补翻译了雨果,左拉,莫里哀与福楼拜的作品,也是他辞世的地方。而今已渺无踪影。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雪台” 即池北伸入池中之绿岛,昔岛上种植白玉兰、白皮松等,故名。岛以黄石护岸。左侧岸线平整,角落处立有一榭,名为“超然榭”,南向突出,半架于池上,三面临水,榭内与北廊墙壁上原嵌砌《勉耘先生归耕图》卷诗文石刻,后移至东廊。曾补悬有于右任题书一联“立脚怕随流俗转,高怀犹有故人和”。以明心迹。 
      “雪台”之前,有一架木制廊桥,为五曲桥,顶部覆盖藤本植物,两侧下垂,与留园东部有些相似。桥另一端为“邀月轩”,三面敞开,临池设一圆洞罩,框对面之景,一剪“水天闲话”,一收“无倚亭”。与扬州瘦西湖之“吹台”相仿佛。而且尺度得体,并与池北“雪台”“水天闲话”互成三角对景,从轩中可眺望池中秀美景色,极富诗情画意。 
       “邀月轩”西部高坡建有一亭,形制宽大,名为“梅花山房”,旧日前有梅花数亩。故名。
          这里已靠近“赵园”,过“涵虚天镜”小阁可达。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荷花世界”池中孤立的就是“无倚亭”,为方形歇山顶建筑,俗称荷花厅,与池南“水天闲话”正厅相对,为池中造型优美的重要景观与游息佳处,四周荷叶送绿,风光楚楚。可赏四面之景。额为曾补手书。亭内还有“荷花世界”之额。对联为“画船低似荷花屋,蓬观曾骑古叶鞍”。
        过“邀月轩”及长廊,有回到“归耕课读庐”前,经侧廊门可达曾园宅部。 
       宅部其实有两个院落,前一院中主体建筑为“娱晖草堂”庭中有四季花树及果木,为读书处。陆润庠状元书额。联曰”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对面为“寿尔康”室,两者之间以廊连接。其北侧与园池相距不远,可眺望虞山。堂前为一圈走廊,中有一“挹爽轩”也为进入隔壁赵园,庭中昔植有芍药,并有珍木红豆树一株,高数丈,枝繁叶茂,为明代小辋川遗物,名驰遐迩。
      “寿而康”寓意健康长寿,原是园主人供奉母亲之所。   
      “君子长生室”位于另一个院落中,原是一座书厅,并兼作迎宾及夏日起居用,昔悬有《君子长生》匾额,亦临池而建,透窗北眺,池中荷叶田田,对面池心“雪台”在望,台上“清风明月阁”矗立花树丛中,远视则虞山一角隐衬其后,景色如画。院前有黄石花坛,树木高大挺拔。现为“曾补纪念馆” 
       纪念馆前,“娱晖草堂”之侧为“城南小筑”小院。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园林游------常熟曾园

        曾园内水面宽广,衬以平冈小阜,布局得宜。且借景虞山,景点丰富,遥山近水,风光如画。晚清及近代文化名人遗迹留存颇多,足堪玩味。有古红豆、香樟等名木,水池风荷,尤具佳趣。为清后期常熟名园。内中云水楼台,掩映在柳岸汀洲之间。曲房分院,白松红豆、书轩碑廊,皆能安排妥当。“名园虚廓仙乎境,犹残阳绚丽之殷红“,于秋水枯荷中点染了一朵风致嫣然的菡萏,成为常熟园林的晚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