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开展的研究》课 题 研 讨 活 动 记录

(2015-01-16 09:42:12)
标签:

育儿

分类: 课题组活动记录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开展的研究》课 题 研 讨 活 动 记录

活动时间

20141015日(星期三)下午

活动地点

中心幼儿园办公室

出席人员

陈惠钦、廖丹荔、郑贞、林丽香、薛志萍、陈静静、欧燕钦、蔡榕芳、余明玉、林丽臻、郑丽敏、陈美燕、吴晋梅

活动主题

专题研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的有效性指导

主持人

蔡榕芳

活动方式

集中研讨、学习

记录人

吴晋梅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专题研讨的主题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指导”,那我们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将如何观察幼儿、如何把握介入指导的时机,我们得认真思考。在研讨之前,我先传达上次片区教研工作会议的精神:

1、本学期片区关于市级课题研究的任务分配到各中心,我们中心承担的是科学探究这一部分活动材料开放式投放的研究,期末(1月份)片区各姐妹园将到我中心观摩研讨;

2、侧重研究的区域将会滚动轮流,下一次我园将会承担其他莫以区域的侧重研究,但不代表咱们其他区域的活动就不需要开展,同时开展。

3、盖尾、赖店中心本学期将承担网络教研的任务,即:她们园要提供微视频(8分钟左右),在网上开展观摩研讨活动。

根据片区教研工作的要求,我中心各班要认真开展各区域游戏,特别是科学区的,请各班在学期末上交一份科学区视频案例材料。好,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教研活动。

林老师1、我觉得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应先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不要急于指导。例如:我们班李帅毅,有一次在益

 

 

 

 

 

 

 

 

 

 

 

 

智区玩串珠的时候,刚想穿又放下,看着旁边的小雨做,看了好久,区域活动时间都过去一大半了,还没有开始串,我着急了,刚想过去帮忙时,他突然眼睛一亮问:“小雨,你是不是按颜色有规律的串?”“是啊!”,然后,他开始游戏,活动结束时,他拿着串好的项链很高兴的说:“老师,你看,我的项链好看不?”“真好看!”“送给你,好吗?”“谢谢,我很喜欢!”于是,我在想,还好我刚才动作慢了半拍,不然就破坏了他这么好的自主游戏、自主学习的机会。

    陈老师1:我觉得,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缺乏信心的孩子,老师可以多一点关注,适当的给予一些帮助,可以提问或提示,帮助他们有目的地思考。例如:我们班朱志斌有一次在美工区想画各种各样的鱼,又迟迟不敢动手,我就问:你的小雨长什么样?生活在什么地方?他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呢?然后又和孩子一起添画相关的背景景物,使他最终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陈老师2:我觉得活动中教师的支持和鼓励很重要,特别是孩子创造性的表现,老师如果能尊重幼儿的创造,给予肯定的眼神,赞赏的语言,幼儿一定会很开心的,反之,如果按老师的想法说:你这个应该这样,不是这样表现,那孩子一定会很失望的。

薛老师:我觉得,我们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放手让幼儿成为区域游戏的主人,我们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如:我们班在科学探究“沉与浮“,我投放的材料沉与浮特性还是较为明显的,可是,一次活动中,幼儿不经意发现花片投放水中的状态竟然不一样,有沉亦有浮,于是他们便对这一特别的现象产生兴趣,研究起来,我们老师这时应该尊重幼儿的发现,支持推动幼儿往“怎样让沉的东西浮上来、让浮的东西沉下去”这一方向探究,不能硬生生的把幼儿往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拉。

林老师2:我觉得,区域活动中,老师的观察与记录非常重要,这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活动中,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在区域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如:我们操作区夹夹乐

 

 

 

 

 

 

 

 

 

 

 

活动,我发现幼儿在用同一种夹子夹同一种物品时,他们就关注“怎么夹,怎样快快地夹”,我把被夹物换成小颗粒状,他们就会想办法“怎样夹得更稳”他们会发现把夹子平平的一端朝下已操作盘接触,会夹得更稳,孩子果然很聪明,“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

郑老师:我觉得小班孩子能力较弱,我们要有耐心的指导,不然他们经常会不知道怎么玩,特别是科学探究的,不过,他们明白怎么玩之后会很专注的!

吴老师:我们班娃娃家已初具规模,孩子很喜欢,玩得很投入:给宝宝喂奶,舀奶粉动作发展的很好,幼儿还能很专注的给宝宝穿衣服,扣纽扣,等等。真让我惊叹。就是在常规上还需要时时教育,争抢玩具的现象较多,以后同种材料要多备几份了。

余老师: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我在材料层次上的考虑较多,孩子能你差异太大。老师还是以观察记录为主,能力强的孩子多放手,能力较弱的孩子多帮帮。

主持人:华爱华教授的视频对我们的研究有指导性的意义,视频时长三小时,大家一定要抽空看看,多学学,网址在博客里面。

 

 

 

 

 

 

通过这次研讨,我们课题组老师在教师区域活动的指导方面基本上有共同的认识: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尊重幼儿,多观察,多记录,多思考,把握最佳的介入指导时机,多在材料投放上花心思,既要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又要想着如何推进游戏,让幼儿尽可能的在与材料的互动、对话中,自主游戏、自主学习,允许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错误和失败,允许幼儿在多次尝试之后获得成功的经验,给孩子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