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州大学资环院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2015-2000)

(2017-01-12 15:06:51)
分类: 、geography

 

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

自然地理学真题(2015-2000

 

 

2015

 

一、名解

1.角度不整合

2.火山塞

3.对流层

4.露点温度

5.正常径流

6.ITCZ

7.羊背石

8.风化壳

 

二、简答

1.1)长半轴1.0AU,半短轴0.984AU,计算偏心率。

2)岁差和地轴倾斜周期。

2.沉积岩类型及各自主要特征。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地面、大气、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并说明为什么地气系统的温度多年基本不变。

4.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我国江淮地区与美国东部25-35°N的气候异同点。

 

三、论述

1.古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古土壤与黄土层相间说明了怎样的环境演变信息?如何利用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研究地区自然特征的变化过程?

2.我国的温带草原分布在哪些地区?温带草原的生态特征?

3.以你熟悉的某地区分析为何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和海拔偏低的带?写出不同海拔高度的垂直带谱。

 

 

2014

 

一、名解

1.地垒和地堑

2.雾和霾

3.丹霞和雅丹

4.包气带

5.风化壳

6.生物多样性

7.Savanna

 

 

二、简答

1.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类分为哪几类?黄土高原上巨厚的黄土是不是沉积层,为什么?

2.什么是岁差,岁差是怎么形成的,岁差对气候的环境的影响?

3.什么是种群演替?我国北亚热带某林地,退耕还林后废弃裸地上种群演替会有什么过程?

4.以你所熟悉的某一地带性土壤为例,说明其发生层和在野外观测到的特征。

 

三、论述

1.沼泽是如何形成的,其水文特征是什么,沼泽中的泥炭有什么研究意义?

2.阶地是如何形成的,黄河兰州段有六级阶地,有什么研究意义?

3.西北欧与我国东北纬度相似但环境差异很大,其地理环境特征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2013

 

一、名解

1.不整合

2.干洁空气

3.

4.雪线

5.黄土

6.土壤质地

7.生态系统

8.隐域性

 

二、简答

1.岩石的结构与构造

2.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3.沙漠形成的条件

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5.生态系统的组分有哪些?

6.件数地域分布规律

 

三、论述

1.全球变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谈谈你的看法。

2.我国西北地区存在大面积的中纬度沙漠,这不同于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沙漠的出现,如撒哈拉沙漠;长江中下游平原所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然而不但没有出现沙漠,反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利用所学自然地理学知识,解释上述事实。

3.试述我国西北地理环境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及其作用过程。

 

 

2012

 

一、名解

1.假整合

2.气候

3.风化作用

4.季风环流

5.波浪折射

6.上层滞水

7.准平原

8.土壤肥力

9.食物群落

10.立地

 

二、简答

1.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2.岩石及其分类。

3.行星风系的构成。

4.径流的形成过程。

5.云南省省会昆明被称为“春城”的自然地理原因。

 

三、论述

1.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阐述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讨论其形成的原因。

3.谈谈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2011

 

一、名解

1.河流平衡剖面

2.西太平洋暖池

3.西伯利亚高压

4.新仙女木事件

5.大陆架

6.大洋环流

7.领海基线

8.南海季风

9.褐土

10.Holocene

 

二、简答

1.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的界限?

2、气候雪线与地形雪线的区别和联系?

3、自然区与生态功能区的区别和联系?

4、更新世与第四纪的区别和联系?

5、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区别和联系?

 

三、简答

1.信风、西风、极地东风和季风在成因上有何不同和联系?

2.试用形成降水的条件来分析地球表面各高压带和风带内降水数量的总趋势?

3.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66.5度,设若这个夹角为90度,那么地球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意义与原来相比,将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

4.我国东北地区与西欧维度基本相同,但为什么两地气候差异很大?

5.北半球高纬地区的苔原带和针叶林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南半球高纬度地区为什么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的分布?

 

四、论述

论述西太平洋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岛屿组成、分布特点、形成原因、海洋学意义及对我国的地缘政治意义?

 

 

2010

 

一、名解

1.黄赤交角

2.正断层

3.碳酸盐型风化阶段

4.小冰期

5.米兰科维奇周期

6.新近纪

7.红壤

8.东亚季风环流

9.气旋

10.夷平面

 

二、论述

1.我国第四纪冰期环境特征的形成过程

2.副高分布范围.、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

3.温盐环流形成机制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我国棕壤形成条件、形成过程、特征和地理分布

5.低碳发展模式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009

 

一、名解

1.硅铝层

2.新生代

3.湿润系数

4.SI古土壤

5.基座阶地

6.河网密度

7.动力变质作用

8.粒雪化过程

 

二、简述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的自然特征和形成过程。

三、中国暖温带的范围、自然地理特征、原因。

四、东亚与西欧自然地理特征异同及原因。

五、汶川大地震形成原因、机制及重建规划应注意的原则。

六、全球变暖对我国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影响。

 

 

2008

 

一、填空

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

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

历史地球自转速度的计算方法

地球自转的意义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板块构造的几种类型

六大板块的名字

地质相对纪年法

 

二、论述

1.季风的成因以及亚洲季风环流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2.洋流的成因以及北大西洋洋流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3.雪线的影响因素以及冰川的主要类型

4.河流阶地的分类以及影响河流阶地发育的因素

5.化学风化对喀斯特地貌的作用

6.土壤A层的形成过程对大气化学成分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2007

 

一、名解

1.景观

2.米兰科维奇假说

3.铁铝土

4.夷平面

5.终极群落

6.中更新世转型

 

二、论述题

1.考的是绪论部分(50):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5) 研究内容(5) 研究方法(5) 、学科发展历程(5) 学科现状(5) 、学科的主要理论成果。

2.自然地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协调人与环境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应用领域。

3.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特点、规律、成因、过程。

 

 

2006

 

一、名解

1.对流层,

2.大陆度(公式)

3.反气旋

4.降水变率(公式)

5.扩张型板块边界

6.不同纬度上经度1度弧长公式

7.顺流河

8.正断层

9.地转偏向力(公式)

10.大陆坡

11.河网密度公式

12.气候地貌叠置性

13.气候雪线

14.脱硅富铝化过程

15.全球变化

 

二、填空

1.土壤中氢离子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另一种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据此将土壤酸度分为两个基本类型:A.活性酸度,是指1)____PH表示,根据PH的大小,可将土壤划分为2)____.3)___土和4)____B,潜在酸度是指5)____6)_____表示,潜在酸度又分为两种7)____酸度是指8____,反应过程为9)___,b10)_____酸度,是指11)______,反应过程为12)_____.

2.风化过程,根据波雷洛夫的观点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碎屑阶段,13)____阶段和15)____阶段。

 

三、论述

1.论述亚洲大陆地形的基本特点与形成因素

2.论述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与形成过程

3.论述中国黄土记录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的机制与第四纪以来的主要环境事件

4.论述全球现代冰盖记录气候环境信息的机制与末此间摒弃以来的主要环境事件

 

 

2005

 

一、填空

1.由于研究背景的差别和学术观点不同,地理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不同的研究传统和学派,主要学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完整的气候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地带性学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理解的地带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狭义的理解地带性主要指_________,并且认为非地带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全球性形式称为行星风系,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年冻土在地球上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_________地带性规律。无论其以何种形式分布,多年冻土带都可以分出_________冻土带和_________冻土带。

 

二、野外观测到一河流阶地剖面(如图),由三个地层单元(IIIIII)组成,地层单元I为风成黄土,厚40米。地层单元II为河流砾石层堆积,厚20米,大小混杂,分选较差。地层单元III为第三纪红色粘土堆积。分别在三个地层单元中采集测年样品,试验结果为:1.3万年,②12万年,③14万年,④19万年,⑤320万年,⑥380万年。

请回答:

1.河流流经该地区的年代(3)

2.阶地堆积物形成的年代(3)

3.阶地开始下切的年代(3)

4.黄土堆积开始的年代(3)

5.构造运动的年代(3)

6.阶地的类型(5)

7. 阶地的形成原因(5)

 

三、 ABC三类土壤,其基本特征如下表:

土类

腐殖质厚度cm

有机质gKg-1

钙积层深度cm

钙积层厚度cm

石膏淀积情况

A

30~>50

50~80

60~90

<20

未见

B

30~50

>20

30~60

20~40

局部深位

C

20~30

10~20

15~25

20~60

中位,晶簇状

请回答ABC三类土壤的土壤名称、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地理分布。

 

四、写出岩溶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分析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论述温室效应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五、论述洋流的形成原因,世界大洋的主要洋流系统,及洋流对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影响。

 

 

2004

 

一、名解

1.土壤圈

2.地理信息系统

3.全球变化

4.热带气旋

5.夷平面

 

二、简答

1.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我国暖温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黄土高原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三、论述

1.我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全球变暖对我国地理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3.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2003

 

一、名解

1.风化壳

2.全球水分循环

3.陆地生态系统

4.生物多样性

5.反气旋

 

二、简答

1.简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2.简述地理环境中地貌因子的作用。

3.简述侵蚀基准面,气候变迁以及构造运动如何影响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三、论述

1.论述土壤圈在全球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球分异规律的内涵,尺度,以及相互间的联系。

 

 

2002

 

一、名解

1.宇宙

2.大洋中脊

3.第四纪

4.对流层

5.化学风化

6.终碛垅

7.侵蚀基准面

8.腐殖质

9.泰加林

10.生境

 

二、简答

1.地球公转有何意义

2.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是如何形成的?

3.对地域分异及其机理进行论述。

 

三、论述

人类面临怎样的生存环境危机?人地关系究竟如何协调?(避免俗套)

 

 

2001

 

一、名解

1.回归年

2.山谷风

3.断头河

4.砖红壤

5.生物群落

 

二、简答

1.北半球夏季为什么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2.山地降水与山下孰多?

3.既然有暖低压冷高压之说,为何在副热带形成高压而在副极地形成低压?

4.在同一河段,两岸越老的阶地看上去相距越远,是否意味着河水越来越小?

5.极地动物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 试为百科全书写一条目----地带性规律

 

. 写一篇科学论文----论中国西北干旱区地理的基本特征

 

 

2000

一、名解

1.日的距离及其意义

2.臭氧层及其意义

3.成冰作用

4.夷平面

5.腐殖质及其作用

6.生态位

 

二、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个有那些意义。

三、简介垂直地带性。

四、试论西部大开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