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几年,随着资本的涌入,影视行业逐渐进入快产快销的模式中,“改编”这一效率最高的创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影视剧从业者的青睐。同时,网络文学经过数年沉淀,产生了不少拥有强大粉丝基础的作品,因此,改编、网络文学一相遇,大IP改编剧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并被视为香饽饽,争抢间炒出天价版权。
但大IP改编剧的“物非所值”又是那么明显,因此业内和观众批评声四起。不过,也有人疑惑——“改编剧又不是从大IP开始的,金庸剧、名著改编剧在当年也曾盛行,为何那么强烈的批判大IP改编剧呢?”以下,我们就从大IP改编剧和传统改编剧的不同点来分析这个问题。
http://p2.pstatp.com/large/ef80000913e1ecd042a
小说文本→影视作品:一个做加法,一个做减法
IP本意为“知识产权”,是一个几乎包罗所有类型作品的词语,但我们现在所说的IP却只指“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在国内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产生了一批成熟作品。但网络小说之所以吸引读者,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着无边际的YY。然而,影视作品的创作是要遵循创作规律的,这就导致很多网络小说在向影视作品转变时,能保留的精髓并不多,也就是原著粉常常吐槽的“不贴合原著”。
再过分一些,有的作品甚至只保留了作品名字;还有的好点,保留了作品和主角的名字;最普遍的大概就是在保留名字的基础上,保住大框架。但就算只是在框架中填充故事情节,也是个技术活,有能力做到的编剧并不多,归于套路也就成了几率最大的下场。因此,大IP改编的优秀作品很少。
http://p2.pstatp.com/large/e950002565b0effad2c
而传统改编剧则恰恰不同,拿金庸作比较,写作时,金庸就引入了西方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并把武侠小说上升到了文学艺术的高度,情节充沛也是其小说的优点之一。因而,改编者在将小说转换为影视剧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在做减法,挑选最为精彩的段落用影象语言呈现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保持作品统一风格。
大IP改编剧则因其源头文本的情节量往往不够填充一部电视剧,而在大纲的基础上增加故事情节,做加法对于影视创作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填充后的作品往往归于俗流,失去原著让读者产生新鲜感的独特魅力,失望在所难免。
http://p3.pstatp.com/large/efe000087ba9aea8303
粉丝正反向输送:一个由多→少,一个由少→多
其次,大IP改编剧与传统改编剧的不同在于粉丝流向。当然,我们这里针对的是真正的大IP小说,而不是“伪IP”,这样的小说通常都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有各项数据为证,改编剧的第一批观众就是这些原著粉。不过,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是否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就是另说了。我们国内的大IP改编剧市场上,失败之作居多,这样也在无形中削弱IP影响力,伤害IP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IP小说→改编剧的粉丝流向大概是多→少。
http://p2.pstatp.com/large/e4d0008c92909115f0d
传统改编剧通常是先见剧再见文本。《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都是如此,而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观众对影视剧的印象远远大于对小说的印象。从这一层面来看,影像语言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改编剧之所以为剧,还因为它将小说通过声、光、电、色、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更廉价、更方便地传播至家喻户晓。
但本质上,影视剧也是一门艺术,既有大众追求,也要有品位追求。我们的传统改编剧类型确实不够宽泛,基本集中在武侠、仙幻、历史等题材中,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且有魂在其中。因此,传统改编剧对观众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处事方式和知识结构储备。所以说,传统改编剧的粉丝流向是少→多。这也是为何传统改编剧能翻拍数版,而大IP改编剧通常都是“一季没”的原因。
http://p2.pstatp.com/large/efd0000921feaef2cd4
全产业链是IP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前提是故事够精彩
大IP改编剧生于最好的时代,技术、思想、手段等都发展较为成熟,“影游联动”成了常见模式,打造全产业链开发更可谓IP的终极目标。说起游戏与影视的关系,就不得不提《仙剑》系列,这是游戏改编影视剧的经典案例。如今,影视反哺游戏,通过彼此间的跨界合作和联动推广,实现“1 1>2”的规模效应,2015年现象级剧目《花千骨》就是影游联动的成功之作。
全产业链开发确实是IP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各行业间的沟通和配合又有太多难题,毕竟我们与好莱坞的商业模式不一样,要打通各产业链间的壁垒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传统改编剧因其自身的内容、产生的时代等原因并未有全产业链的概念,但或许正因如此,它才可以静心打磨全IP的基础产业——影视作品。
http://p2.pstatp.com/large/e4d0008c92a0786b489
说到底,传统改编剧和大IP改编剧的核心都是“剧”,而剧的核心又是故事,制作方在绞尽脑汁想办法让IP物有所值之前,还是先打好地基——故事内容吧,否则手段再高明、再有生意头脑,搭建起的商业链也会因为地基不稳而崩塌。今年的大IP改编作品均未取得预期成绩,或许也是观众在给影视制作者敲醒警钟:忽悠一次两次还可以接受,但你若以为观众瞎、会照单全收那就是真傻了。
http://p2.pstatp.com/large/e4d0008c92b37631cff
别再说制作如何精良、特效如何出神入化、投资如何天价,只要能赶上传统改编剧的水平就可以了。服画道可以不用那么考究、造型可以不用融合现代时尚元素,只要能找靠谱的编剧写、有实力的导演导、贴合人物形象的演员演,这就够了,我们要的真不多。
【文/jin】
http://p3.pstatp.com/large/efb0000916d5f5fce19
http://p3.pstatp.com/large/e950002565dbd4c5321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