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惑于钱惑于色惑于规矩惑于心结——《欢乐颂》第一印象

(2016-04-25 11:09:46)
标签:

杂谈

《欢乐颂》是眼下最热门的剧目。作为一家以电视剧报道和评论见长的媒体,不谈论这个话题等于失职。不过,现在只看了十来集,以下所言只能算第一印象,不是盖棺论定。


惑于钱惑于色惑于规矩惑于心结——《欢乐颂》第一印象


前两集女孩们建立友谊,又两集识别渣男。选角儿精当,白骨精、小辣妹、美女剩、花痴妹、乖乖女,都对。比较突出的两位:刘涛调整了念台词的节奏,不再是贤妻形象,干练的职场女王。王子文还是惯性戏路,的确驾轻就熟,非她莫可。


女人聚在一起,既要设计男人,又要审判男人。钓金龟婿和恋爱兵法占了大头,识别渣男成了不可忽略的主线:招惹甜甜圈女生的白渣男刚刚引火自焚,装高富帅诱惑樊小妹的老同学又露出了马脚…正午阳光的团队是出了名的“处女座”细节控,在山影的时候还是朴拙的老直男风,这一晃荡到体制外,就觉得画风和主张全变了。多少有点晕。


惑于钱惑于色惑于规矩惑于心结——《欢乐颂》第一印象


到目前为止,只安迪(刘涛 饰)的心理困境是真命题。萨特说,人与人是不可沟通的。在最私密、精尖、迷茫、疼痛的那些命题上,知音少,弦断无人听。俗人可以将就,把自己融入火热生活,高冷的人只能享受孤独。想找到开锁的那把钥匙是很难的。其她四美惑于钱惑于(男)色惑于虚妄的规矩,都是阶段性问题和小玩闹。


群戏不是罪过,更不是坑儿。所有的情景喜剧几乎都是群戏,哪个性格不鲜明了,哪个戏份少了?关键是要谈论有价值的问题。旁白不是不能用,言情也不是不可以,但来点儿过人见识才给劲。对于这个团队我总有这样的期待。


那位说了,哪有那么多真知灼见、罕有情态去发现和表达,文艺作品不是哲学课和探险之旅。也对,在常识范围内释放戏剧的灿烂烟火,生成浓郁的生活味道也好。但到目前为止,也是没有充分接收到有效信息。


那些一脸沉醉咀嚼细节的一边儿去,有没有真的打电话,注没注册脸书账户,只关乎制作的严谨不严谨,跟表达的有无、剧情的高下、力量的强弱没有关系。碎片化给了你们随时随地发现情趣的习惯,也毫不客气地取消了你们整体、连贯、统筹思维的能力。盲人摸象就是说你们呢。


惑于钱惑于色惑于规矩惑于心结——《欢乐颂》第一印象


孔笙作品的情感表达我还是熟悉的,《风车》里小姨的刚烈性情和飞蛾扑火的爱情,《父母爱情》里江德福一辈子宠着爱着哄着捧着安杰,接受起来不困难,不违和。这次入戏如此之难,花痴到没智商,恨嫁到不走心,拘束到没机会,争家产到如儿戏…这些痴傻凡俗的现象是papi酱擅长呈现和挖苦的,好的电视剧必须超越这些。


惑于钱惑于色惑于规矩惑于心结——《欢乐颂》第一印象


忽然想起了《男人帮》,赵宝刚几年前的作品。两部戏的相似之处在于:实验性强,创作上大转弯。对于这样的作品,我愿意拿出更多的耐心,感知其用意,揣摩其底牌,进入其枢要。后头还30集呢,慢慢看吧。


【文/李星文】


惑于钱惑于色惑于规矩惑于心结——《欢乐颂》第一印象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